> 正文

“意大利女郎”:罗西尼的青春与疯狂

TimeOut 北京

(记者 李谦 黄哲)冬天来了,去看罗西尼喜歌剧热闹一下吧!《塞维利亚理发师》、《灰姑娘》都看过了?这次来的是罗西尼21岁时写的《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疯劲儿较之后来更甚。虽说是“青春版”,这戏今年也足足200岁了,既然是如此大寿,那无论阵容还是制作就甭多说了,直接看戏吧!

靴子国版“为救李郎离家园”

《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能与中国观众见面,既是借这出喜歌剧200年大寿的东风,也是托国家大剧院歌剧普及这惠民工程的福。这部罗西尼在早年、即他自己的博洛尼亚时期的代表作,在咱们这儿知名度的确不算高。但您别以为是因为这部歌剧大师21岁时的作品不够成熟——这时他已经写出8部歌剧作品、并凭借其中的《结婚证书》和《试金石》奠定了意大利歌剧第一人的地位。要怪只能怪这部作品无论是对唱功还是制作的要求,都相当高,甚至某些地方超过了那不勒斯时期和巴黎时期创作的、更为著名的作品。

《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的故事,有点像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黄梅戏《女驸马》。只是“为救李郎离家园”、才貌与智勇双料双全的女主角,从民女冯素珍变成了意大利女郎伊萨贝拉。故事发生在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的首都阿尔及尔,好色的总督穆斯塔法垂涎隔海相望的意大利美女,正巧伊萨贝拉为寻找遭遇海难的未婚夫林多罗流落此地,穆斯塔法命人将这位绝代美人带到总督府,伊萨贝拉发现林多罗正被押在这里做奴仆,于是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将穆斯塔法骗得言听计从,不仅解救了林多罗,还顺手帮被奴役的同胞重返意大利。

这出戏诞生在1813年,是根据1805年海盗绑架米兰女郎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当时年仅21岁的罗西尼用了短短两周多的时间就将它创作完成了。从故事上看,总督穆斯塔法与伊莎贝拉、林多罗三人之间不能说破的关系本身就充满喜感,同时歌剧的音乐节奏也是相当明快,通俗易懂却又不乏难度颇高的花腔咏叹调,用近年来已经成功成为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导演强卡洛的话来说,“这出戏的表演要体现出一种疯狂的节奏,充满噱头和搞笑的情节反映出这是一场‘彻底的、有组织的疯狂闹剧’”。在这次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版本中,强卡洛更是在编排中增加了许多时代感的设计,于是原作中的海难变成了空难;考虑到当代观众更强调真实感,让这个发生在阿拉伯国家的故事的舞台背景上也多了伊斯兰式样的建筑等等。

罗西尼歌剧唱响巨蛋,近年来已是老生常谈,但值得注意的是,之前都是在能容纳千人的歌剧厅演出,这次的《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却换到了场子小了不少的戏剧厅上演。导演也因此将舞台进行了更别出心裁的设计,不仅使用了舞台前方延伸出来的U形台,而且还安排了剧中人物从观众入口进门等适合小剧场演出的形式。

强卡洛另一个给剧目增加喜剧效果的设计,则是用在道具上:戏中的直升机、船、海浪、比萨斜塔等许多道具都是由木板制成的2D平面效果,在人人力求玩玩3D的时代,这种形式反倒充满喜感。剧中的意大利元素也相当浓郁,哑剧演员身穿绿白红三色的服、结束时放飞的同样此三色的气球等等,处处洋溢着意大利味道。不过,由于考虑到是在中国演出,演员们还会在贯穿全场的意大利语中穿插着说几句中文,要是突然听懂了,您也用不着惊讶。

“再来一次”中意卡司豪华碰撞

梨园行拼的是嗓子,看的是角儿,西洋舶来的歌剧也不例外。这次的《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卡司阵容也可谓豪华,共四天的四场,分为国外与国内两组演员交替演出。首场中出演伊萨贝拉的国外组演员,是意大利女歌唱家西尔维娅·贝尔特拉米,她主演的《燕子》、《鹊贼》、《蝴蝶夫人》、《卡门》等剧目反响都相当不错。值得一提的是,她是罗西尼的博洛尼亚老乡,又是正牌罗西尼研究院出身,现供职于博洛尼亚城市剧院的歌剧工作室,诠释罗西尼早年博洛尼亚时期的作品,可谓再合适不过。最需要竖起耳朵的,是她在第一幕第四场的咏叹调《残酷的命运,专横的爱情!》,这也是剧中核心的咏叹调之一,集中体现了喜剧音乐的多变和轻快。

饰演阿尔及尔总督穆斯塔法的,则是出身理工科、半路出家的男低音歌唱家佐·卡普尔诺,他出身四大歌剧中心之一的米兰斯卡拉剧院,曾征战波尔多、博洛尼亚、佛罗伦萨、土伦等许多城市的歌剧院,演出经验相当丰富。本剧中他最出彩之处,要数第一幕第八场快要结束时的咏叹调《我已感到兴奋和激情》:剧中的穆斯塔法即将得到意大利女郎伊萨贝拉,开始用耳晕目眩的装饰音表达着自己的愉悦,同时不停吩咐手下人布置。由于是除了导演外年纪最大的主创,佐·卡普尔诺也常能享受到排练时导演尽量少对他喊“再来一次”的待遇。

没错,强卡洛这位意大利导演,如今说得最溜的一句中文就是“再来一次”。这是跟剧中的意大利男人、生活中的旅欧上海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学的。“导演跟我学得最快的一句中文就是‘再来一次’,然后这话就成他的口头禅了,总是用中文喊,我最多一次被他喊了快十次。还有一次是穆斯塔法把我扔出去的戏,也是扔了好多次。”作为在国际上颇有名气的青年高音歌唱家,这还是石倚洁第一次真正在国内演出外国歌剧。

尽管身为首位登上罗西尼歌剧节的华人歌唱家,而且演出过多次林多罗这个角色,石倚洁面对演出还是有点紧张,“我已经对我经纪人说,可能这次之后都不再演林多罗了,他的高音实在是太高,你也知道人上了年纪嗓子就会变低……”石倚洁用他明显高出同龄人的声调如此吐槽。在这部戏中他不仅会唱出教科书式的罗西尼男高音咏叹调“为了美人憔悴”,还将和穆斯塔法、哈里的饰演者一起唱一段全剧最为人期待的高中低男声三重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