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蝙蝠》“飞进”国家大剧院 让你从头笑到尾

国家大剧院

没有凄凄惨惨的眼泪,没有感天动地的爱情,一个一百年多前维也纳阴差阳错的喜剧故事,让身处二十一世纪、远在中国的观众也捧腹大笑。6月3日,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约翰·施特劳斯轻歌剧《蝙蝠》终于揭开了面纱,这也是这部轻歌剧代表作首次以德文演唱、中文对白的呈现方式走进中国观众的视野。层出不穷的诙谐桥段、优美动听的施特劳斯音乐、意想不到的舞台呈现,都让观众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歌剧体验。 


大剧院版轻歌剧《蝙蝠》揭开神秘面纱 王小京/摄

从头笑到尾   一“头”一“尾”超乎寻常

此次大剧院版《蝙蝠》最独到的地方便是对这部纯粹的“洋歌剧”进行了本土化的中国式处理,对剧本进行了实验性的中国“剪裁”,尤其让中文对白部分凸显出了极为饱满的喜剧效果。一晚演出下来,“哪儿的黄土不埋人”、“萝卜不大长在背儿上,蚊子再小也有肉”、“都是浮云”等精心设计的中文台词随处可见,不时引得现场笑声阵阵,轻松的拉近了歌剧同中国观众的距离。而全剧中源源不断的喜剧桥段及笑料包袱更让观众从头笑到尾,越看越开心。 


蝙蝠的本土化中文对白让观众从头笑到尾   王小京/摄   

毫无疑问,当晚最点燃观众热情的另一大“法宝”就是约翰·施特劳斯式音乐了。从《蝙蝠》序曲到“笑之歌”等各式风格的咏叹调,全剧结束时居然上演了《拉德茨基进行曲》作为返场,观众犹如穿越时空来到了金色大厅,一首首优美上口的圆舞曲、波尔卡如春风拂面,让人心情愉悦。 

全剧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则是妙趣横生的一“头”一“尾”:全剧开场,男高音阿尔弗莱德突然从乐池中“冒”出来,无限沉醉的唱起了“High C”;结尾处,陈佩斯饰演的狱卒则拷走了指挥李心草,并抢过他手中的指挥棒,装模作样的当起了指挥,于是,乐池成为了颇具新意的表演区,而台下观众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桥段逗的前仰后合。 

么红、莫华伦颠覆形象,爆笑上阵

大剧院版歌剧《蝙蝠》云集了么红、莫华伦、梁宁等中国歌剧界响当当的“头号明星”。而他们此次在剧中的演出却让人大呼“意外”,完全颠覆了原来惯常所扮演的人物形象,从声音、外形到表演都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和塑造,令人颇为印象深刻。么红曾屡次饰演《图兰朵》中的柳儿、《艺术家生涯》中的咪咪以及《弄臣》中的吉尔达等,几乎全部是纯洁而悲情的少女,这一次她却成为了一位边忙着偷情边忙着捉奸的俗气妇人,夸张而搞笑的肢体动作让人充分领教了她深厚唱功下极具爆发力的表演天分;而一向被看作是“王子专业户”的莫华伦此番同样大改了戏路,将一个被捉弄、被戏耍的花花公子演绎得惟妙惟肖,正如莫华伦自己所说:“我要让人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莫华伦。” 


么红、莫华伦、梁宁此次颠覆性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 王小京/摄

随着剧情的展开,第一幕的喜剧效应也不断“升级”。最大的亮点便是伯爵在将要离家时与妻子、女仆所唱的一段三重唱“我不得不独自留下”。三人各自心怀鬼胎的演绎着假惺惺的悲伤之情,舞台空间的巧妙分隔将三人的内心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当他们都站在客厅时,每人都口是心非、佯装哀伤,但一回到各自的空间,表情动作便立刻“切换频道”,让喜剧效果达到极致。 

“鼠小姐芭蕾”画龙点睛  第二幕狂欢盛大醉人

 第二幕是《蝙蝠》最具看点的段落,也是歌剧史上的经典桥段,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是歌剧舞台上最盛大的狂欢场面之一。在《蝙蝠》诞生的一百多年间,世界各地的每个演出版本都会在这一幕大做文章,比场面、比制作,比创意。 


剧中活泼的“鼠小姐芭蕾舞”令人耳目一新 王小京/摄

在大剧院版《蝙蝠》中,不仅演出氛围轻松诙谐,舞台色彩也呈现一派明媚、艳丽、夸张、浓烈的奇妙风格。水粉、翠绿、玫红……调和出一种强烈的喜剧“气场”。而第二幕中的超大酒瓶、大棕熊、哈哈镜等极具想象力的布景道具也为舞台增添了“超现实主义”的梦幻元素。导演史蒂芬·劳利斯强调:“酒精推动了全剧的发展。当所有人都喝醉时,眼前便会出现一些幻觉。我正是用"超现实"的手法来表现醉酒者眼中的世界。”当晚,第二幕中最出色的一笔便是别出心裁的“鼠小姐芭蕾舞”,一向高贵的芭蕾舞演员变身为活泼可爱的“老鼠姑娘”,带着小老鼠的面具,拖着细长的尾巴,轻盈优雅的跳出整齐划一的姿态与舞步,优美、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狱卒陈佩斯:配角儿也抢戏


陈佩斯饰演的狱卒非常抢戏 王小京/摄

第三幕则是《蝙蝠》中最点睛的部分,一切误会和圈套都在这一幕水落石出、真相大白。而其中的“压轴”角色无疑是出演狱卒弗洛什的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佩斯。虽然他仅仅出场二十余分钟,但精湛的演技、绝妙的对白,将这个可笑的小人物演绎得出神入化。陈佩斯一出场便笑料百出:抱着墩布幻想女人、学唱咏叹调《我的太阳》、醉醺醺的拿起一只老鼠当电话、将男高音耍得团团转,把上司骗得云山雾罩,最后还用一幅闪亮的手铐带走了正在指挥的李心草……虽然只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小配角,却再次让人想起了他的那句经典台词:“配角儿也照样抢戏。”著名编剧史航在看了他的表演后连连赞叹这位中国“卓别林”浑身是戏:“虽然是个配角儿,却把一个小人物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特征诠释的丝丝入扣,折射出维也纳这个大监狱的可笑和滑稽。” 

“《蝙蝠》生动得就像你曾经梦到过”


《蝙蝠》的舞台效果色彩浓烈,生动有趣 高尚/摄

当晚该剧谢幕时的爆棚效果,再次证明了这部经典轻歌剧的生命力。戏剧评论人高音表示“大剧院的这版《蝙蝠》很具实验性,从剧本的本土化处理到导演的处理手法,再到陈佩斯的跨界出演,都能看出这种实验的探索和尝试,而且这种实验是比较成功的,很容易拉近中国观众与歌剧的距离,没有任何隔阂,大家都笑得真诚而放松。”著名编剧史航也认为:“《蝙蝠》堪比莎士比亚的风俗喜剧《温沙的风流娘儿们》。从前很多人以为歌剧是二维艺术,通过这版《蝙蝠》你会发现它也是三维的,这个舞台生动得就像你曾经梦到过。” 

除了当晚演出的阵容外,由孙砾、栾艺天、李晶晶组成的另一组阵容也将于6月4日晚亮相。该剧一共演出四场,至6月6日结束。而在《蝙蝠》演出期间,每晚19:00-19:20还将在歌剧院举办导赏活动,由该剧指挥李心草教您如何欣赏《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