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五周年庆典上演艺术狂欢 一万五千人共享公众开放日

四宗“最”惊艳大剧院生日会

北京晨报


  随处上演的歌剧片段,引得观众纷纷驻足。

(记者 李澄)前天是国家大剧院“公众开放日艺术节”, 一大清早,随着大量民众的入场,原本安静的剧院顿时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金色之音”整点报时,“卡门”、“茶花女”快闪表演,艺术名家跨界拼才艺,院长与观众唠家常……从9点到17点,映入眼帘、回荡耳畔的除了艺术还是艺术。让老百姓们在这“一日浓缩艺术节”中过足文化瘾,是大剧院为自己选择的5周岁庆生方式。

最惊喜:剧院处处皆舞台

在水下廊道、在橄榄厅、在公共大厅、在咖啡厅甚至在环廊,一场场打破“舞台”概念的小型歌剧、音乐会、戏曲表演,引得游客驻足观看。脑中还在回想《罗恩格林》中士兵的飒爽英姿,“卡门”和烟厂女工们就唱着“烟云飘”从铜门后突然蹦出;还在回味西班牙“斗牛士之歌”的余韵,远方身着绅士服的11名铜管乐手吹起“金色之音”整点报时;在咖啡厅小憩,“三高”服务员的《今夜无人入睡》更是引来一片喝彩。

最难得:15家院团云集

8小时的艺术节,云集了来自中央和北京的超过15家艺术院团的500多位艺术家,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这四大剧场可谓歌、乐、舞、剧、戏全覆盖。共16场的演出中,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广播电影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武警文工团、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等,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强势阵容和看家本领。

最坦诚:和院长唠嗑

新闻发布厅里,国家大剧院陈平院长先播放S·H·E组合的《我不想长大》,再播放维也纳爱乐演奏的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同样的旋律哪个更有韵味儿?陈平院长拉家常、举例子,娓娓道来大剧院从立项、开始建设、试运营、开幕,到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艺术生产能力非常活跃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历程,介绍了大剧院演出、剧目制作、艺术普及、艺术经营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并且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现场观众们也积极互动,“你来我往”地思想碰撞不断。

最意外:他们还有另一面

三场“丹青舞台——演艺名人的翰墨之缘”跨界书画笔会,让大家看到了演艺名人在“琴棋书画”方面的才艺。蓝天野、徐沛东、王铁成、姜昆、濮存昕、朱军等一群“话家”现场变身“画家”即兴作画,观众高兴地喊着,“终于看见大活人喽!”

“走进唱片里的世界”专场活动中,李光羲、叶佩英、李双江、黄小曼等著名艺术家“唱”谈大剧院;资料中心的会员专场活动上,甘露露、邹翔、章红艳、高参等与大剧院会员一起,同台表演歌剧咏叹调、钢琴四手联弹等。

据大剧院数据,当天有超过15600名公众进入大剧院参与公众开放日艺术节。

古典李论

歌剧艺术的“诺亚方舟”

如果把玛雅人的2012末日预言当真的话,那么咱北京水中那座如“天外来客”般的国家大剧院就完全可以被看做是当代的“诺亚方舟”。无巧不成书,玛雅人的“重生日”就是大剧院的5岁生日,在全球古典音乐因经济不景气的今天,它就像是一支承担着庇护和繁衍艺术重任的“诺亚方舟”,让全世界的艺术家们感受到了“新世界”的希望和生机。

在所有的舞台艺术中,歌剧堪称是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它既是所有舞台艺术综合的高度体现,同时也是最昂贵、集成难度最大的一门艺术。在大剧院诞生之前的60年里,北京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歌剧制作并不多,能够偶尔一享的大多是来自欧洲的歌剧。还记得当年大剧院立项的大辩论,许多人称其是个劳民伤财的大玩意儿,没有几人觉得自己会有这样“奢侈”的文化需求。但时代变迁几乎就是在转瞬之间,“仓廪实而知礼节”,当你还没有来得及环顾四周时,人们已经蜂拥挤进大剧院去看歌剧了。

虽眼看着大剧院5年来一部部自制歌剧和原创歌剧上演,但真的要想厘清理顺个中头绪,还是得拿数字说话:从2010年开始,大剧院已经形成了每年新制作6-8部歌剧、排演18到20部歌剧的生产能力,预计到2015年,国家大剧院自己拥有制作版权的剧目将累计达到50部。这其中,经典歌剧中不乏北京观众已经非常津津乐道的“华丽版”《图兰朵》、“798版”《艺术家的生涯》、“镜版”《茶花女》、“大片版”《托斯卡》、“写实版”《卡门》和《假面舞会》、联合制作版《弄臣》、“意向版”《塞维利亚理发师》……原创歌剧中则有观众已经广为传唱的《山村女教师》、《西施》、《赵氏孤儿》等一批新作。

以国际化的导演制作团队来看,近年来邀请到的强卡洛、海宁、德·安纳、赞贝罗等都称得上是当今世界歌剧舞台上的头牌,其风格之多样化、戏剧手法之丰富在为中国歌剧观众打开视野的同时,对大剧院的制作团队也是一种培养锻炼,使得中国的歌剧制作跃升至国际一流水准。而每年推出新制作的数量更是让欧洲的歌剧院艳羡不已,如今年一口气推出了《漂泊的荷兰人》和《罗恩格林》两部瓦格纳歌剧新制作,这在欧洲剧院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每年大批量的新作加上滚动上演的老制作上看,大剧院歌剧上演的活跃程度已经走在了国际歌剧院一流的行列,大剧院对于世界一流歌唱家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而他们的到来不仅让中国的观众欣赏到了世界最高水准的演唱,更对中国的歌剧行业有了更大的促进作用。用“诺亚方舟”来形容国家大剧院对歌剧世界的意义,实不为过。

相关新闻《运河谣》三轮上演

晨报讯(首席记者 李澄)前晚,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中再次传出了亲切动人的旋律,“我们是运河的流水,流过一年又一年。”大剧院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在大剧院五周年庆典之际第三次热演。著名歌唱家王丽达、王宏伟、王莉、孙砾四大“青歌赛金牌唱将”再度联袂,以饱满的情感和精湛的唱功又一次征服了观众。

演出随着一阵民族风格浓郁的欢乐锣鼓开始,大剧院合唱团一曲合唱《彩龙船》把观众带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杭州的运河码头,剧中主人公水红莲与秦啸生利用歌舞队伍化险为夷,从这里共同踏上前途未知的茫茫运河。第二场中王丽达饰演的水红莲以一段悠扬的《运河谣》开始,唱出对生活美好的憧憬,此时王宏伟饰演的书生秦啸生沉醉在清丽的歌声之中,其刚直不阿的正义风骨不仅引来了红莲的钟情,也得到了观众的赞叹。剧中的悲情人物关砚砚出现时,一个被浪荡子欺骗抛弃的盲女被王莉刻画得催人泪下。最终为救关砚砚与秦生性命,红莲舍身烈焰之中的一曲长达8分钟的高难度咏叹《来生来世把你爱》掀起了全场的高潮,此刻吕嘉执棒下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也令观众在这荡气回肠的人间大爱之中深深震撼,掌声和喝彩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