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公众开放日 一天之内尽享艺术

国家大剧院


  院长面对面活动中,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左)与观众代表(右)互赠礼物 李威/摄


  观众在祝福大屏上寄语国家大剧院五周岁生日 苟一戈/摄


  观众加盖国家大剧院五周年纪念章 肖一/摄

12月22日,冬晨的薄雾还未散去,国家大剧院北门门口已是熙熙攘攘。这天是国家大剧院“公众开放日艺术节”,尽管寒潮来袭,京城百姓们却是热情不减,不到早上8:30排起的蛇形长龙就绵延近百米。9点一到,伴随大量民众的入场,原本安静的剧院顿时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金色之音”整点报时,“卡门”、“茶花女”快闪表演,艺术名家跨界拼才艺,院长与观众唠家常……从上午9点到下午17点,映入眼帘、回荡耳畔的除了艺术还是艺术。让老百姓们在这“1日浓缩艺术节”过足文化瘾,是大剧院为自己选择的五周岁庆生方式。

自2007年12月22日正式开幕运营,国家大剧院本着“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和“艺术改变生活”的核心价值理念,将每年生日定为“公众开放日”,免费向公众开放。今年,大剧院特将此品牌升级为“公众开放日艺术节”,39场演出、20项艺术活动在1天内集中展示。“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艺术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携手艺术家回馈广大公众,让他们在这一天相聚在大剧院,感受艺术带给的快乐,“这不只是大剧院的节日,更是所有人的节日。”  

与往年相同,本次艺术节仍采取“免费不免票,提前网络预订”的订票方法。12月17日至12月20日,国家大剧院官方网站每日开放的艺术节门票均在短时间内被抢订一空。加上大剧院特别组织和邀请的各类人群,截至当天14:30分,已经有15600名公众进入大剧院参与公众开放日艺术节。


  剧院之内处处有舞台,时时有演出。
  上图:少儿京剧表演
  下图:《漂泊的荷兰人》选段 苏岩/摄

最惊喜:剧院处处皆舞台 

在水下廊道、在橄榄厅、在公共大厅、在咖啡厅甚至在环廊,一场场打破“舞台”概念的小型歌剧、音乐会、戏曲表演,引得游客驻足观看。 

脑中还在回想《罗恩格林》中士兵的飒爽英姿,“卡门”和烟厂女工们就唱着“烟云飘”从铜门后突然蹦出;还在回味西班牙“斗牛士之歌”的余韵,远方身着绅士服的11名铜管乐手吹起“金色之音”整点报时;激昂之情刚满溢,又被乐手们奏起的圆舞曲带入浪漫国度;弦乐四重奏柔情奏响,《图兰朵》白衣少女们唱着经典咏叹调缓缓走来;“洪湖水,浪打浪”、“我们是运河的流水”等经典咏叹调此起彼伏;在咖啡厅小憩,没想到服务员是大剧院合唱团团员,《托斯卡》“今夜星光灿烂”、《西施》“绸缪”、《漂泊的荷兰人》“舵手之歌”信手拈来。 

音乐厅、戏剧场的公共空间,艺术家与小朋友们“大手拉小手”: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宏图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带来《珠帘寨》、《铡美案》、《打虎上山》等经典选段,青年舞蹈艺术家王亚彬与北京舞蹈学院跳起中国民族民间舞,北京市一七一合唱团、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则带来了歌剧音乐会和青少年民族音乐会。


  歌乐舞剧戏四个剧场全面开花 凌风、苏岩、王宁/摄

最难得:15家院团云集 

8小时的艺术节,云集了来自中央和北京的超过15家艺术院团的500多位艺术家,他们在剧院各处与观众零距离接触,这样的阵容和场面均令现场观众惊喜连连。 

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四大剧场上、下午各安排2场演出,共16场的演出中,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广播电影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武警文工团、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国家大剧院青年室内合唱团等,都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强势阵容和看家本领。巩保江、江平、吴玉霞、郑健等各团“家长”也在每场演出前,为观众讲解曲目、普及艺术知识,甘当“大绿叶”。 

与此同时,大剧院也将正在上演中的院庆大戏话剧《风雪夜归人》、歌剧《运河谣》搬到艺术节,45分钟的片段演出让不少观众大呼过瘾。由此,四大剧场可谓歌、乐、舞、剧、戏全面覆盖。


  众位艺术家“跨界”书画笔会。
  下图:郁钧剑(左)与朱军 甘源/摄

最意外:原来他们有这一面 

艺术家们台下是怎样的呢?此次艺术节,艺术家不再只是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他们积极参与到跟观众的互动和服务中,也让观众发现了他们的别样风采。 

三场“丹青舞台——演艺名人的翰墨之缘”跨界书画笔会,让大家看到了他们的“琴棋书画”才艺。蓝天野、徐沛东、王铁成、姜昆、郁钧剑、濮存昕、朱军、倪萍、董浩、孙小梅、李嘉存等现场展示书画表演,这些我们平时都很熟悉的艺术家暂时放下本行,“跨界”演出,还与观众就大剧院艺术生产和中国传统艺术——书法、绘画等话题进行互动交流。 

“走进唱片里的世界”专场活动中,李光羲、叶佩英、李双江、黄小曼等著名艺术家“唱”谈大剧院,还有中央音乐学院手风琴室内乐组合带来的手风琴演奏沙龙;资料中心的会员专场活动上,甘露露、邹翔、章红艳、高参、丁毅、金婷婷、陈萨与大剧院会员一起,同台表演歌剧咏叹调、钢琴四手联弹等;展厅里,高广健、雷蕾、孙砾、张译、王纪宴等艺术家“客串”讲解员,为观众讲解展览。 

可以说,艺术家是当天最忙的群体之一,因此大剧院也特地为部分“赶场”的艺术家准备了工作午餐,大剧院也邀请到数十名观众与心中的偶像共进午餐。艺术家们除了与观众畅谈艺术,还专门为观众准备了不少节目和礼物。 

在活动现场,当主持人请出参加当天“丹青舞台”活动的老艺术家王铁成时,他从口袋中掏出一摞国家大剧院会员卡,并表示五年来一直参加国家大剧院的各种活动,而且在未来还会继续关注和支持国家大剧院。 

老艺术家李光曦现场为艺术家和观众唱起了《祝酒歌》,叶佩英女士更是当场演绎了由她和先生共同创作的中国版的《生日歌》,并邀请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团长黄小曼女士现场伴奏,这份珍贵的乐谱也将收藏在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 

最坦诚:和院长唠嗑 

新闻发布厅里,国家大剧院陈平院长、邓一江副院长、杨静茂副院长、王争鸣副院长,围绕高雅艺术离大众近不近,大剧院五年来都在做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今后有什么计划等多个话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交流。 

院长们拉家常、举例子,娓娓道来大剧院从立项、开始建设、试运营、开幕运营,到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艺术生产能力非常活跃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历程,介绍了大剧院演出、剧目制作、艺术普及、艺术经营、艺术交流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并且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现场观众们也积极互动,“你来我往”的思想碰撞不断。


  “大剧院·古典”安卓客户端首发仪式 肖一/摄


  著名演员张译担任“聆听的历史——
  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上线一周年特展”讲解员 肖一/摄


  著名表演艺术家冯远征(中)接受BTV直播采访 苟一戈/摄

最珍贵:剧院藏品首次展出 

在奉上精彩演出之余,六场艺术展览在国家大剧院现代艺术馆、东西展厅、艺术沙龙展厅等多个区域展出。其中,“回眸经典——国家大剧院原创与制作剧目展”、“精彩在这里绽放——国家大剧院艺术成果展”通过丰富的图片、详实的数据、生动的视频,全方位地展示国家大剧院五年来的发展情况;“聆听的历史——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上线一周年特展”展示大剧院五年来在新媒体领域的成果,并且举办“大剧院·古典”安卓客户端首发仪式。 

而“艺·境——国家大剧院院藏品展”则是大剧院首次亮宝,件件都堪称精品。五年来,国家大剧院围绕“表演艺术”主题,已陆续征集到藏品五千余件(套),其中不仅包括张仃、祝大年、靳尚谊、欧阳中石、沈鹏、詹建俊、袁运甫、钱绍武等知名艺术家的绘画、书法、雕塑作品,也包括陶瓷、木雕、皮影、年画等民间传统手工艺精品,还包括舞台美术模型、服装、艺术家签字的手模、指挥棒、海报、照片等。这些藏品,是艺术家们通过不同形式、手法和介质来探索、挖掘其对表演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关系的理解与感悟,记录着国家大剧院为营造艺术殿堂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也是剧院自身的艺术生产历程的忠实记录者。通过精心筛选,“国家大剧院院藏品展”共展出藏品百余件(套)。 

最贴心:全媒体直播报道 

不能来现场怎么办?为了让更多观众一同分享,国家大剧院联合众多媒体,对艺术节进行全方位立体直播。 

BTV新闻频道8:35-16:00同步直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FM106.6)9:00-10:00、12:00-14:00三小时现场直播,中国之声(FM106.1)9:00-15:00整点系列直播报道,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FM97.4)14:00-17:00三小时现场直播;国家大剧院官方网站(www.chncpa.org)及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http://classic.chncpa.org/ )同步视频直播;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千龙网、北京广播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凤凰网、优酷网、悠视网、乐视网、酷6网、奇艺网、央视网等15家网站同步视频直播;还有国家大剧院新浪官方微博时时分享最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