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国家大剧院辉煌五年征文三

北京晚报

像回家一样

(作者 何大中)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就盼着北京有个大剧院,在天安门边上最好。

八十年代,更感到咱们的剧场、音乐厅太落后,人民大会堂的演出效果差,北京音乐厅也是电影院改的,音乐效果不是很好。

进入新世纪,国家大剧院开建了。老百姓终于盼到了咱北京乃至全国第一座新型、大型、全面的大剧院。三个主剧场、展厅、小剧场,其规模当得起世界一流的大剧院。

2006年,我就跑筹建处,看图纸,想着如果能在这么好的剧院看上一场演出该有多美。之后,我跑东跑西,和相关部门联系我的演出节目单收藏展,想让它们第一时间在大剧院展出。

2007年,经大剧院院方研究,张家宁、李笑凡、高晶等品牌中心工作人员来我家选材料,决定在廊下西厅两个展柜展示60份材料。开展后,我多次去看、去讲,院方还请我看了一场《红色娘子军》。我没把自己当“客”,而是像回家一样,在大剧院各处转,前后台、各个场地配套设施,全参观了一遍。而后更是成为会员,几十场的演出、好节目都不会错过。大剧院的一门一柱、一墙一座让我觉得亲切,因为它们都有故事。

在大剧院,我看过荷兰舞团表演的现代舞,台上可以下雨;听过俄文歌剧《奥涅金》;赏过700年历史的昆曲(新杂剧)《画梦诗魂》;听宋飞讲“拉二胡”;刘雪枫讲世界歌剧历史400年;王纪宴讲中国歌剧历史;马向华带着四位学生唱民歌。

音乐厅的周末音乐会,我更是几年里听了几十场,把国内各个名团、合唱团、舞团的节目听了个遍,有施特劳斯序曲音乐会、波尔卡圆舞曲、菲律宾“柳风情韵”。中国曲目“瑶族舞曲”别有韵味,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民族味十足。2011年8月,我听过一场“飓风莱比锡-德国管乐交响作品音乐会”,乐队演奏了波莱罗、阿伊达凯旋曲、“西区故事”,再来个“喜洋洋”,当时的热烈气氛至今难忘。他们演奏的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也是几十种版本的上乘之声。

还有一场中国民歌音乐会,《半个月亮》、《阿拉木汗》、《渔歌》、《牧歌》、《四季歌》、《草原夜色美》、《我和我的祖国》,四面八方的歌让人难忘。由张列指挥的歌剧舞剧院那场演出,带我神游天桥,大鼓、三弦、古筝奏出了《卢沟醒狮》、《四合院》、《燕山情》。八把乃至十把大提琴在朱亦兵的指挥下演奏的《红楼梦》中西合璧,男女老幼谁都能听得懂,《菊花台》美妙动听,让人醉。武警合唱团实力雄厚,《蓝色多瑙河》、《打靶归来》、《天路》、《阿里郎》,让我认识了合唱的魅力。

不能再写了,好节目千千万,听歌享受在大剧院。回家看院刊,又是知识的积累,配合着我听歌看剧。荣幸的是,2012年4月,院刊还登出了关于我的一篇文章——《剧院的民间档案员》。

大剧院的观众来自四面八方,老老少少,有一家几口来的、有小夫妻节假日相伴而来的,内行、外行都有。大剧院也经常请来无偿献血者、各战线的志愿者、大中小学生来剧院参观。

五年来,我欣赏了大剧院的上百场演出、讲座、展览,手边收藏的大剧院各种材料已有四五百份。而我的《艺趣难忘》收藏节目单集在这个月出版,其中大剧院的材料要占五分之一。我还想看大剧院办的五周年庆、新年展,还想再听上几百场音乐会,看几十场歌舞、歌剧!衷心祝愿大剧院越办越好!

十五年情缘

(作者 李爱社)我与国家大剧院的情缘,自打1998年就开始了,为什么这么讲?国家大剧院不是2007年才开始启用的吗?但是,我在1998年就参与了国家大剧院建设方案征集的评议活动,并且数次到展示规划模型的现场去感受未来的国家大剧院的风采,不仅如此,我还屡次在模型展示现场的展台前以膝盖当做写字台奋笔疾书、在现场的留言簿上肆意挥洒、在给业主委员会的建言里洋洋洒洒的写下了自己对国家大剧院当时展出的所有方案的感受和意见。由此,一直关注国家大剧院的建设,等到2007年底正式落成后,我又一直追踪其运作状态,也想亲历那里感受其瑰丽和壮美的场景,但是,由于当时在国外,一直没有机会去看看,回国后虽说欧美同学会一次举办活动时,可以让会员们免费抢票参观国家大剧院,但是,即便我在消息发布后第一时间在网上“抢票”,但是,也是无功而返。

一直到今年的5月19日,我生日那天,正好是周末,有朋友邀请去看台湾一家剧团的演出,为此,在晚上的剧幕拉开之前,白天时间里又专门买参观票先去那里系统的畅享了一番。

至晚上,又回到国家大剧院观看台湾汉唐乐府南管古典乐舞团演出的《武丁与妇好》,再次回到戏剧场,凝神观看这部有“中国音乐的活化石”之城的南音演绎的这部爱情悲剧,我对其中的舞美设计,尤其是表现欢悦场面的舞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蓦然想起,在出土文物中的画面上,就有这样的舞姿,由此,我对编剧和舞美设计的忠实于当时场面的布景和经过认真考证设计的舞姿,尤其是国家大剧院的独到设计、多功能的舞台、完善的声响等得以耳濡目染。

若说自打1998年展出国家大剧院征集设计方案时,我就关注其设计、建设和运营,那么,真正走进国家大剧院里去感受那里的一砖一瓦与一草一木,体验那里的堪称世纪绝响的或是声乐,或是舞美,或者剧目,那么,我在今年的生日当天的全场游历和观看演出,无疑加深我对国家大剧院的感受和体会,有着过目不忘和目不暇接的双重视觉、听觉和知觉的体验,这种感受,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有在国家大剧院中这般刻骨铭心,最令人感到兴奋的是步入这个国家最高等级的声乐殿堂中能使人感悟到这里不仅是一处声乐的殿堂、休闲的港湾和高雅艺术所在。

在用音乐凝成了建筑和建筑中流淌的音乐氛围内徜徉、感怀,我有一种拂去世间的烟尘、过滤自己的思绪、沉淀往日的情怀、抒发内心的情感、感悟人生的真谛、激发奋进的力量等种种体会,去怀想,去体验,这是国家大剧院的独特的文化氛围所带给人的全新感受。

我期望明年5月19日,我生日的那一天,将再次以到国家大剧院听音乐会的方式度过自己的生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