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五年来,国家大剧院的艺术影响力不断增强

——演出与普及双翼齐飞

文艺报

(记者 徐健)11月17日晚,法国芭蕾明星希薇·纪莲带来的《玛格丽特与阿芒》和意大利阿岱舞蹈团新锐编导毛罗·比贡泽蒂创作的《春之祭》同时上演。它们一个在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中寻觅着传统与现代对话的可能性,另一个在优美动人的芭蕾演绎中传递哀婉动人的感情波折,虽说是两种风格、两种能量,但却被一个庞大的表演艺术空间所吸纳,这就是国家大剧院。而为这些名家名团提供展示平台的恰恰就是国家大剧院时下正在举行的首届舞蹈节。从歌剧节、音乐节、合唱节、戏剧演出季到如今的舞蹈节,国家大剧院的演出节(季)已经涵盖了舞台艺术的各个门类。如今,大剧院不仅成为吸引国内外最优秀表演艺术团体的庞大磁场,而且成为集结世界顶级舞台艺术作品、展示舞台艺术发展趋势的立体平台,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艺术生产能力较为活跃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然而,这仅仅是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的一翼。

让更多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走进剧场,感受艺术、接受艺术是大剧院一以贯之的目标。5年间,国家大剧院开展“滴灌工程”,对大众进行艺术普及教育的实践,建立起包括“春华秋实”展演周、“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古典音乐频道”等覆盖全年的、系统的艺术普及教育体系,这成为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的另一翼。可以说,演出与普及双翼齐飞是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其品牌价值的基础所在。5年来,各个媒体有关大剧院剧目生产、运营管理成功奥秘的探讨接连不断,然而,这些探讨更多是将视角放在“金子招牌”的打造上,对其产生的艺术正能量和示范效应多有忽略。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为国内其他剧院带来了哪些新理念?其文化影响力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的?它又是如何让观众走进艺术,实现剧院与观众的交流互动的?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再次走进了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是艺术机构不是开场子的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面积为21.75万平方米,几乎是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的两倍,悉尼歌剧院的近3倍,如何管理好、经营好这样一个大型的表演艺术中心,中国之前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这无疑给大剧院的管理者出了一个大难题。剧院不等同于剧场,更不是“供养”艺术家的地方,它一方面要积极组织艺术生产,保持艺术创作的活力,确立自己的风格特色;另一方面还要有合乎艺术规律的、现代化的运营理念,具备一定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剧院大都在这两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成为所在城市、国家艺术传统、审美积淀的文化标识,正如莫斯科艺术剧院、法兰西喜剧院、伦敦皇家歌剧院那样。

国家大剧院虽然刚满5周岁,但是它的起点并不低。谈及最初的功能定位,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说:“大剧院首先是艺术机构,然后是公益机构,又是国家机构,更是国家表演艺术中心。”明晰了定位,大剧院的发展便有了方向和目标。“既然是艺术机构,大剧院就不是开场子的,所以它就不以出租场地为主,必须得有很强的艺术生产能力;因为是大众的艺术殿堂,大剧院就是公益性的,所以它的一切为了大众,终极目标是提高人民大众的艺术素养;大剧院是国家机构,要代表中国到国际‘打联赛’,所以它要打造国际化的平台,成为中外艺术精品相互展示的巨大舞台;既然是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它就必须面向观众、面向市场、面向国际,它的剧目必须是高品位、高水准的高雅艺术和优秀民族艺术。”这些管理理念共同勾画出决策者们要建设一个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剧院的发展蓝图。

5年来,国家大剧院是这么思考的,也是这样实践的。3541场商业演出,售票393万张,上座率达到81%;累计制作包括京剧、歌剧、话剧、舞剧等艺术形式在内的剧目29部,其中原创剧目11部;来自全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万人次的国际知名艺术家和全国30多个省区市的10万余名艺术家登上大剧院的舞台……一串串数字记录的不仅是大剧院的发展轨迹,更是一种积聚能量的表征。越来越多的优秀艺术家被这个巨大的物理空间吸引而来,他们精湛的艺术表现所传递出来的能量又产生了更大的马太效应,不断辐射着世界对这个舞台以及中国表演艺术的向往和认同。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洛林·马泽尔认为,大剧院音乐厅是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厅之一。“我去过世界很多地方,但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和这座辉煌、伟大的建筑相比。我非常喜欢它的音响,在演出中我觉得一点困难都没有。我想要的,这个音乐厅都能做到。有机会我们非常愿意再回来。”而正在排练的大剧院版歌剧《罗恩格林》,更是吸引了7位国外最优秀的瓦格纳歌剧“专家”加盟演出,演员阵容上堪称世界顶级。可以说,在世界表演艺术的竞技舞台上,国家大剧院并没有落后。

更多青年观众开始热爱艺术了

“在21世纪的今天,假如一个孩子、一个中学生、一个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没有进过一次剧院,没有听过一次歌剧或者交响乐音乐会,我认为,这对他的人生来说是有遗憾的。”陈平说。艺术需要懂得欣赏它的观众,需要有一个年轻的、有活力、有朝气的观众群体推动它向前发展,尤其是高雅艺术。现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高雅艺术无论从接受群体、传播范围、欣赏习惯上都有所欠缺。作为国家级的表演艺术中心,大剧院要拿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优秀作品、要展示世界一切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但更重要的是,要逐渐培养、聚集更多懂得欣赏这些艺术的观众。通过5年的实践,大剧院所引领、倡导的“艺术改变生活”正在变成风尚,观众不再仅仅为消费而走进剧场,更多是为真正的高雅艺术而来,为那些世界级的艺术家、表演艺术精品而来。

以正在举行的首届舞蹈节为例。此次上演的作品风格多样,芭蕾、现代、中国编导三条主线汇聚起13台异彩纷呈的演出,其中就包括希薇·纪莲与三位当今顶级编舞大师威廉·弗赛斯、依利·基里安、马兹·艾克合作的最新作品《六千英里之外》,汉堡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编舞大师约翰·诺伊梅尔的《茶花女》和《小美人鱼》。对于这些顶级作品,中国的观众能否接受?“以前,中国观众一提到西方芭蕾就只了解《天鹅湖》等几个很有限的剧目,其实还有很多芭蕾舞的精品剧目在世界芭蕾舞坛上经久不衰,但中国观众却对其知之甚少。但通过这些年的培养和积累,我们的努力在一点点地产生效果,观众的欣赏水平在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他们更愿意看到各种各样的舞蹈剧目。”国家大剧院舞蹈艺术总监赵汝蘅说。而在这些热爱艺术、自掏腰包走进剧场的观众中,年轻人已经成为主体。

5年来,大剧院每年都会投入5000万用于艺术的普及和推广,1000多场各种性质的普及教育和演出更是贯穿全年。“我们的用心良苦就在于,我们看到了艺术欣赏群体的培养应放在年轻人身上,剧院的未来属于年轻人。”陈平说,所有受邀来大剧院指挥的大师,从阿巴多、杨松斯到祖宾梅塔、捷杰耶夫,无一例外都把最好的褒奖留给了中国观众。他们惊奇的是中国的观众95%都是黑头发,而现在国外观众80%以上都是白头发。这正是中国艺术发展最值得骄傲的“绿色现象”。

表演艺术的未来在这里启航

从“春华秋实”展演周看国家大剧院的文化影响力和凝聚力无疑是一个最合适的角度。据《国家大剧院》院刊对11家艺术院校的舞台实践现状调查显示,虽然全国各院校都把舞台实践列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但受制于演出场地、营销手段以及交流群体偏窄等因素,各个院校往往是非营利性演出多、赠票多,场次从一两场到200场不等,观众以学校同学、老师、家长和业内人士为主,舞台实践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影响力都十分有限,以至出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局面。如何打通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市场推广之间的壁垒?“春华秋实”展演周推出了一种全新的院校演出模式。院校负责提供高品质的演出,国家大剧院则从时间安排、宣传包装、票务营销、教育普及、后勤服务上针对学院进行立体化营销推广战略。这样不仅保证了票房,让艺术院校安心创作,而且架起了艺术院校与文化产业的联动之桥。

5年来,“春华秋实”展演周云集了16所艺术院校的近4000人次艺术家和青年学子,他们带来47台节目共64场演出。展演周已经从北京市的艺术院校,辐射到全国专业艺术院校、综合院校的艺术专业乃至海外院校,每一年都有新人新作涌现。如今年北京舞蹈学院的3场演出,就荟萃了北舞近年来新创作的小舞剧和舞蹈作品。与此同时,更多的青年学子参与到演出、导演、美术、化装、服装、灯光、管理等各个环节,真正成为艺术实践的舞台。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认为,国家大剧院把舞台向学生们敞开,这不仅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激励。从更长远的眼光看,国家大剧院吹响的“集结号”,不仅把青年艺术人才推到观众面前,更将中国舞台艺术未来的接力棒传到他们手中,青年学子的艺术之路将从这里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