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红艳)“原来国王也好这口儿啊!”当陈佩斯以特有的陈式腔调吐出这句台词时,听者无不大笑。前天,国家大剧院新版歌剧《蝙蝠》首次对外开放排练,陈佩斯版“狱卒”也初露峥嵘,他长约20分钟的表演包袱不断、笑点频仍。
《蝙蝠》将于6月3日至6日进行首轮演出,目前演员们都在进行最后阶段的切磋、打磨。前天的排练,陈佩斯与两位青年歌唱家薛皓垠、张弓,共同展示了第三幕中的精彩片段:狱卒喝醉了酒,与同样在舞会上喝得醉醺醺的监狱长开始了一场糊里糊涂、阴差阳错的对话。“我给他找了个律师,叫布琳达(不灵的)。”“这首歌太熟了,我们村子里的二流子都会唱。”“(冲着指挥)嗨,那个拿小棍儿的瘦子。”……陈佩斯的表演,不仅肢体动作丰富诙谐,台词更是通俗搞笑。由于是排练,他的表演还算是“收”着的,相信正式演出时喜感会更强烈,更有“哈哈镜式”的凸显效果。
排练结束接受采访时,导演史蒂芬·劳利斯称赞陈佩斯是他见过的最棒的狱卒。“他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狱卒有约20分钟戏份,是一个小配角,但却是《蝙蝠》整部喜剧的结构支点,所以陈佩斯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为了演好这个小角色,第一次迈进歌剧门槛的他着实下了不少苦功。“我研究了很多版本的《蝙蝠》,琢磨该怎么演。这个角色其实相当自由,每个饰演他的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去呈现。至于我的表演,虽然到时不会有现挂,但是会有一些即兴的成分。”
除了自己下苦功,作为中文对白导演的陈佩斯还会在每次结束排练后,集合所有的角色演员,共同梳理当天排练的中文台词。半个多月排练下来,陈佩斯最大的感触是,戏剧演员和歌剧演员在表演上有很大不同,前者由于了解戏剧专业知识,所以总是对导演有很多“为什么”,所以在合作时会因为探讨而耗费更多“工时”。“和歌剧演员合作,不用‘吵架’,我说怎么演他们就怎么演,效率倒是很高的。就像薛皓垠,我俩之前对了5遍词就能演了。要是戏剧演员,可能得50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