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维 实习生 冯冰岩)国家大剧院历时两年全力打造的原创话剧《王府井》将于4月19日至5月3日开启大幕。这部讲述老北京故事、反映北京人精神与气骨的话剧由郑天玮担任编剧,著名导演任鸣执导,集结了强大的主创与演员阵容。4月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情景”发布会,再次将这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进行了放大式的呈现,更将广大新闻媒体带入了历史的“情景”之中。
活体雕塑奇妙“现身” 说书先生穿针引线
当天,由舞美大师高广健亲自打造的舞台布景被“装置”在了话剧《王府井》的排练厅中,第一次呈现出了王府井的气度、风貌与历史感,排练厅正中便是全剧的核心——禄顶鸿帽店。
记者们刚一走进会场,便惊讶地发现了王府井步行街的小铜人居然也“现身”于排练厅内,走近一看,原来是刷满铜漆颜料的活体雕塑。担着剃头挑子的剃头匠、单弦弹唱的街头艺人、做恭迎状的贝勒格格,居然惟妙惟肖、以假乱真。大剧院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几组活体雕塑原本将于演出期间在公共大厅与观众零距离接触,此番提前被请到了发布会现场,就是为了给这部大戏进行“预热”。当天的新闻发布会特别邀请了评书大师刘兰芳的弟子张金山担纲主持人,张金山巧妙运用说书的形式,将整场发布会变成了一出声色具备、跌宕起伏的好戏。
不仅排练厅“变身”百年前的王府井大街,众多演员也在当天“披挂上阵”,首次以剧中造型示人,并特意展示了该剧颇为精彩的几段戏。
导演任鸣早在之前的采访中就表示,跨越百年的历史仅仅是他创作的底色,沉浮起落于历史大浪中的“人”才是他真正关注的亮点。而当天表演的几段戏,正是对剧中人物最好的刻画与注解。穿上戏服、画上戏妆的佟寿春、喜爷、肖满金等各色人等一下子抓住了人们的眼球。
第一段戏,导演特意选择全剧的开场戏,几个王府井街上的小人物——店伙计、匾爷、蔡仙儿,话着家常、诉着辛酸。虽然是一段矛盾冲突不甚激烈的群戏,却使全剧扑面而来的京韵京味儿蔓延开来。导演任鸣介绍,《王府井》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有味道、有故事的,不仅主角形象抓人,众多配角人物也极有看头。选择这段戏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该剧中群戏的分量和魅力。
第二段戏,于震扮演的佟寿春与王爷正面交锋、针锋相对,竟说出“跟您斗狠,有意思!”这样的话,证明了佟寿春身上不仅爷们儿气十足,更是一个忠于自己,不甘放弃的角色。布衣平民的身份是命里注定的,但内心坚定强大的气场,有时连王爷也不是对手。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作为《王府井》的男一号,代表着北京人的精神气骨。
第三段戏,为给喜爷抓“海龙”,佟寿春的哥哥送命,佟寿春却在元宵合家团圆之夜向喜爷进献“海龙皮”。这出戏让人看着愤怒,看着心酸。最出彩的莫过于扮演喜爷的王劲松,他将一个狡猾而狠心的太监表演得入木三分。然而,这又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太监形象,内心深处的傲骨最终让喜爷这个角色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得以颠覆和升华,这也是《王府井》中色彩极为浓烈、形象极为饱满的一个悲情人物。
最后呈现的是一段佟寿春与云儿的感情戏,也是本剧唯一一段唯美的爱情。一条王府井大街,隔着佟寿春与云儿的一辈子,两个无法在一起的人紧紧相拥在一起,让现场观众颇为伤感和动容。
佟寿春与云儿的感情戏是《王府井》中唯一一段唯美的爱情。
舞台运动达到极限 多媒体创新京味话剧
除了演员的精湛表演,此前一直负责幕后工作的舞美设计高广健也成为当天媒体关注的焦点。发布会上,他也首次介绍了自己对该剧的设计理念。
高广健表示,当《王府井》拉开序幕,呈现给观众的将是一条具有宏大史诗气质的商业街,深沉的灰色基调将为全剧染上一抹时间的怀旧感和历史的凝重感。精准而丰富的“色彩归纳”则将使形形色色的人物拥有各自独特的生命色彩,比如禄顶鸿帽店的色调,以黄色为主,福盛楼则是以红色渲染。整个布景还将大量运用立体浮雕,高广健说:“《王府井》的舞美更像是一个盒子,当我们打开它,它是有体积感,有真实感的。”
最值得一提的,由于这部戏容纳了上下五十年的时代跨越,横跨整条上街无数商铺,频繁的换景为舞台置景、舞美工程增加了难以想象的难度,而高广健却聪明地解决了这个天大的“难题”。全剧的舞台运动可谓达到了极限,首次将360度旋转舞台与升降台进行了完美的统一,不仅将带给观众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更使得全剧一气呵成,自然流畅。高广健说:“虽然旋转台和升降台是很多剧院成熟的硬件技术,但此番却是第一次同时运用在话剧当中,这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
除了对舞台技术极限的最大化开发,话剧《王府井》还巧妙的引入了多媒体技术,相比话剧《茶馆》、《天下第一楼》等许多老北京戏,多媒体的介入不能不说是京味戏中颇具创新性的一个亮点。史实记载,1912年在王府井大街上曾发生过一场大火灾,火势凶猛,蔓延整个市场,全场商户无一幸免。《王府井》上部的重头戏就将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这场撼人心魄的熊熊烈火。当有记者质疑,如此复杂的舞台技术手段,会不会夺走全剧本身的亮点?高广健说:“一部戏的亮点如果集中在舞美部分,那舞美必将是失败的。这一次舞美的最大亮点——就是‘恰当’。我们的舞台要让人物更饱满,赋予他们更多的色彩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