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又见面了,捷杰耶夫先生

北京日报

(作者 徐尧)时隔五个月就再次见面,北京观众对捷杰耶夫既熟悉又陌生。他指挥同样一部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却由截然不同的两支世界顶级乐团呈现。上次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与今天的伦敦交响乐团比起来,在乐队技术层面上难以相提并论,却多了几分俄罗斯原野上的风味。除此之外,两次的演出并没有太大区别;至于喜欢哪一个,就见仁见智了。

韩裔美国小提琴家莎拉·张年仅31岁,却感觉像是已经在舞台上生活了一辈子。自从9岁与纽约爱乐乐团第一次登台以来,就成了古典音乐界众星捧月般的偶像。如今的莎拉·张更加自信,她夸张的肢体语言也许会引人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音乐恰如其人,火热得如同伏特加酒一般。在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协奏曲时,尽管音色并非十分讲究,却在两个慢板乐章中表现得深沉而内敛,这体现了小提琴家的日渐成熟。

在五个月的时间里,捷杰耶夫在北京演出五场以俄罗斯作品为主的音乐会,唯一一部例外的作品即是今晚的布里顿的《四首海的间奏曲》,音色华丽的四段音乐一直是交响乐团的试金石,而对于伦敦交响乐团来说则只是略施身手而已。最体现他们能力的是返场的《星球大战》主题音乐,雄壮的铜管声简直要掀破大剧院音乐厅的屋顶,也令音乐会达到了最高潮—当然,在“悲怆”对生命的最终留恋之后加演这样的一段音乐令前者营造出的气氛大打折扣,但伦敦交响乐团却以这种令人震撼的方式在北京观众面前宣告了他们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