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伦敦交响乐团踏上了乐团历史上的第四次访华之旅,但与以往三次有所不同的是,这支1904年成立的乐坛百年“老字号”这一次是首次踏访国家大剧院,同时也是乐团首次由首席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御驾亲征”。1日晚,这位被誉为“音乐新沙皇”的俄罗斯指挥家与伦敦交响乐团珠联璧合,水乳交融,为北京观众带来了又一场激动人心的音乐盛宴。
当晚演出中,美籍韩裔小提琴家莎拉·张(左一)以大段感人至深的独奏乐段博得潮水般掌声
图为莎拉·张在下午排练现场 王小京/摄
在3月1日晚的音乐会中,乐团首先为观众带来了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四首海的间奏曲》,这部作品选自作曲家创作的歌剧《彼得·格赖姆斯》,该曲集合了剧中四首重要的间奏曲,表现了“黎明”、“星期天的早晨”、“月光”和“暴风雨”四个不同的场景。伦敦交响乐团也将此次曲目单上的唯一一首英国作品处理得精致细腻,惟妙惟肖。
紧接着美籍韩裔小提琴家莎拉·张登台与乐团联袂献上了肖斯塔科维奇的《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曾经题献给前苏联小提琴巨匠大卫·奥伊斯特拉赫,2005年莎拉·张曾与柏林爱乐录制此曲,并被列为优秀录音版本行列。当晚她的演奏与整个乐队遥相呼应,快速敏捷的运弓好似“凌波微步”,同时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内涵。第三乐章著名的“帕萨卡里亚”尤其令人叫绝,莎拉·张以大段感人至深的独奏乐段仿佛将观众带入了肖斯塔科维奇复杂的内心世界,而她在终曲辉煌绚烂的技巧又为自己博得了满堂喝彩。
在音乐会的下半场,捷杰耶夫则延续了去年十一黄金周的“柴科夫斯基传奇”,率领伦敦交响乐团又一次带来了柴氏的第六交响曲“悲怆”。如何将一部观众十分熟悉的作品演绎精彩,“音乐沙皇”和伦敦交响乐团给出了最好的诠释。这位穆拉文斯基之后最伟大的俄罗斯作品大师仿佛榨干了音乐的每一分感情,双手恣意舞动,点划出了柴科夫斯基音乐忧郁而高贵的精髓。伦敦交响乐团高水准的铜管在谐谑曲乐章集体爆发,让在场观众无不惊叹。第四乐章的低吟的尾声之后,观众则陷入了久久沉寂,片刻等待后把潮水般的掌声献给了捷杰耶夫和首次登上大剧院舞台的伦敦交响乐团。
3月2日晚,乐团将再度亮相演绎柴科夫斯基的另一杰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以及肖斯塔科维奇最著名的第五交响曲。而俄罗斯少壮派钢琴家马祖耶夫则将与乐团携手奉上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之后,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3+2系列”演出也已过半,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与马友友领衔的丝绸之路乐团将接连在该系列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