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国家大剧院“音乐3+2”系列音乐会专题

伦敦交响乐团是与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比肩的欧洲交响劲旅,由它跨界打造的《星球大战》、《哈利·波特》原声大碟更是风靡全世界。2012年,伦敦交响首席指挥,俄罗斯“音乐新沙皇”瓦莱里·捷杰耶夫将首度亲率乐团访华。捷杰耶夫对俄罗斯音乐的深刻理解与原汁原味的呈现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具俄罗斯风格的指挥家”。此番,他将携手亚裔小提琴天后莎拉·张,以及第十一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首奖得主丹尼斯·马祖耶夫,带来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为主打的俄式交响盛宴。

点击进入国家大剧院“音乐3+2”系列音乐会专题

伦敦交响乐团是与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比肩的欧洲交响劲旅,由它跨界打造的《星球大战》、《哈利·波特》原声大碟更是风靡全世界。2012年,伦敦交响首席指挥,俄罗斯“音乐新沙皇”瓦莱里·捷杰耶夫将首度亲率乐团访华。捷杰耶夫对俄罗斯音乐的深刻理解与原汁原味的呈现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具俄罗斯风格的指挥家”。此番,他将携手亚裔小提琴天后莎拉·张,以及第十一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首奖得主丹尼斯·马祖耶夫,带来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为主打的俄式交响盛宴。

3月1日
  4首大海间奏曲(选自《彼得·格赖姆斯》) 本杰明·布里顿 曲  
  A小调小提琴第一协奏曲,作品77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曲
   小提琴独奏:莎拉·张
   第一乐章:夜曲:中板,A小调,沉郁而抒情 
   第二乐章:谐谑曲:快板,降B小调
   第三乐章:帕萨卡利亚:行板,F小调;
   第四乐章:布尔列斯卡:充满活力的快板,A小调,回旋曲式

——中场休息——

B小调第六交响曲 ,作品74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曲    
   第一乐章:柔板——不太快的快板,B小调
   第二乐章:优雅的快板,D大调
   第三乐章:十分活泼的快板,G大调
   第四乐章:终曲,哀伤的柔板,B小调 
  
  3月2日
  罗密欧与朱丽叶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曲    曲目试听
  C大调第三号钢琴协奏曲,作品26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曲
   钢琴:丹尼斯·马祖耶夫
   第一乐章:行板——快板,C大调,4/4拍子,自由的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小行板,E小调,4/4拍子,变奏曲式,是个优美抒情的乐章 
   第三乐章:不太快的快板,C大调,回旋曲式

——中场休息——

D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47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曲
   第一乐章:中板,D小调,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小快板,A小调,谐谑曲 
   第三乐章:广板,F小调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D小调

曲目介绍
  《4首大海间奏曲》,选自《彼得·格赖姆斯》(本杰明·布里顿 曲) 
  
《彼得·格赖姆斯》是布里顿的第一部歌剧,作于1944至1945年,1945年6月7日在伦敦首演。这部歌剧包括序曲及各分两场的三幕构成,各场之间由6首间奏曲连接。 
  《4首大海间奏曲》即是取自其中,它既描绘了大海,又叙述了一个被遗弃的渴望得到同伴接纳,渴望爱情来救赎自己罪愆的悲剧。海的间奏曲分别是: 
  一、黎明,连接引子和第一幕,高音长笛和提琴暗示海滩的荒寂,竖琴、单簧管、中提琴表达汹涌的浪涛,而铜管的持续和弦,是大海本身沉重的节奏; 
  二、星期六的早晨,教堂伫立在阳光里,四把圆号似乎代表着教堂的钟声; 
  三、月光,乡村舞蹈和饮酒的夜晚情景; 
  四、暴风雨,既是大自然的暴风雨,也是彼得内心的暴风雨。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曲) 
  
肖斯塔科维奇初稿作于1947至1948年,二稿写于1955年,同年10月由姆拉文斯基指挥首演。呈献给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基拉赫。由于正在接受所谓“西欧现代主义感染”和“形式主义错误”的批判,作曲家虽然已经写好这部协奏曲,却不敢发表和首演,直到七年后(苏共二十大前夕)这部作品才得公演。本曲打破传统的三乐章结构,由四个乐章构成。
  《第六交响曲》(柴科夫斯基 曲)
  柴科夫斯基的不朽杰作,又名“悲怆”。曲如其名,作品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柴科夫斯基的音乐通常旋律优美,结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这些特点都在本曲中得到了深刻的印证,也不愧为他的“巅峰之作”。
  《罗密欧与朱丽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曲) 
  
柴科夫斯基作于1869年。1870年3月16日由尼古拉·鲁宾斯坦指挥在莫斯科首演。1871年在柏林出版,呈献给巴拉基列夫。后经修订,于1881年出版,这便是今日所用的版本,作品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同名舞剧。乐曲为奏鸣曲式。序奏部分:行板,升F小调,4/4拍子,严峻的圣咏音调,是劳伦斯的形象;呈示部:快板,B小调,两个主题一个象征家族的仇恨,一个象征两位恋人的爱情;展开部中两个主题充分展开,两个家族矛盾的不断发展;再现部中预示了(冲突的)不可避免;尾声是描绘葬礼的行列。最后以两家世仇和解宣告结束。
  《第三钢琴协奏曲》(普罗科夫耶夫 曲)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五部钢琴协奏曲中最受人们欢迎的一部。这部作品于1921年完成于巴黎,同年12月16日在美国芝加哥首演。这部协奏曲将民族特色与复调手法相结合,显示出作曲家创作个性的高度成熟。它已成为大钢琴家们争相演奏以显示自己高超技艺的20世纪经典钢琴名作之一。 
  《第五交响曲》(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曲)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作品47,作于1937年4月至7月间。同年11月11日由姆拉文斯基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首演。这是作曲家交响曲中的一部规模宏大,意图崇高的伟大杰作。作品共有四个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