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国家大剧院首度把中国革命的伟大奇迹搬上歌剧舞台

长征精神造就《长征》震撼

北京日报


 红军胜利会师会宁,演员们抖擞精神打起腰鼓,飞舞绸带,舞台上欢天喜地。(摄影 方非)

  (记者 韩轩)“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昨晚,当这首耳熟能详的诗句出现在多媒体幕布上时,国家大剧院歌剧院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在歌唱家阎维文饰演的彭政委带领下,“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高唱着“红军万岁”,在舞台上胜利会师。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的首场演出也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成功上演。

  王宏伟的“平伢子”
  一首咏叹调令观众瞬间泪流

  这是红军长征胜利80年来第一次被搬上歌剧的舞台。要把时间跨度两年、空间跨度两万五千里的历史事件搬上歌剧舞台,著名编剧邹静之、作曲家印青与导演田沁鑫、杨笑阳付出了4年的时间。翻遍史料后,邹静之和印青截取了湘江战役和飞夺泸定桥等重要战役,用磅礴的史诗音乐,把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历程化作了震撼心灵的旋律。

  阎维文的歌剧首秀吸引了不少观众。“这么多年我最爱听他唱的《说句心里话》。可惜今晚坐得太远,看不清他的脸。不过他一上场,从昂首阔步的走路姿势就看出是他了!”中场休息时,自称是“阎维文忠实粉丝”的黄女士激动不已,“尤其是他和自己的爱人分别时,头都没有回,看着心酸。”

  若说阎维文的登台给观众带来了惊喜,那王宏伟的出演则戳中了观众的泪点。剧中,他饰演的平伢子是个17岁的年轻战士,为了战友们的安全,他试吃野菜中了毒,因此掉队的他不幸牺牲在沼泽地。唱着《我舍不得离开你们》的咏叹调,王宏伟随着舞台上下沉的升降台慢慢消失了,有不少观众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200人的红军群像
  创大剧院中国原创歌剧之最

  除了阎维文和王宏伟的精彩表演,更让观众感到震撼的是舞台上红军战士的群像剪影。

  下半场一开场,一座巍峨的雪山场景矗立在眼前,山坡向观众蔓延过来。伴着《雪啊雪》的音乐声,由舞蹈演员饰演的战士或拄着拐杖,或彼此搀扶,在山坡上攀爬行走。乐声突然增强,小战士一个趔趄;管弦急促,一名老兵猛然后仰,仿佛被风暴掀翻。虽然看不清演员的脸,但看到他们攀爬的背影,观众们似乎听见战士们倒在雪窝里的声音,感受到他们摔到岩石上的伤痛。

  “在这场几万人的行走中,每一个战士都是英雄。”抱着这样的想法进行排练,田沁鑫大量保留了红军的群像,动用了近200名演员参与表演,也让这部歌剧成为国家大剧院迄今演出规模最大的中国原创歌剧。但在舞台上,这些演员很少能真正“露脸”,不是在“泸定桥”下举火炬奔走,就是在丛生的草地上低头穿行。在上半场万里长征的开拔场景,还有28位舞蹈演员,在舞台最后方的两层楼梯架上反复走动近10个来回,用他们踏出的脚步烘托万里长征的行军气氛。

  “要真走,真摔!”排练时,田沁鑫就一直在强调。对从小受专业表演训练的舞蹈队员来说,做什么动作都习惯了整齐划一,一说“擦汗”,一排队员甩手扶额的动作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是行军时每个人走路不可能一样。”田沁鑫拿出了排话剧的苛刻要求,硬是让演员们走出了自己的样子。

  开演前一周改戏
  成就“爬雪山”的震撼场景

  “用长征精神排《长征》。”排练期间,这句话一直在整个剧组中流传。他们说的不仅是演员们的精细表演,还有舞台上的震撼效果,而这也是经过无数次改动与雕琢才最终呈现出来的。

  本来,在没进剧场彩排之前,“爬雪山”一场的设计是让合唱队员和舞蹈队员排成数列大横排行军。但到了歌剧院的舞台上,看着几十位演员在“雪山”上向观众走来,坐在台下的主创们总觉得“差了点什么”。而这时,距离首演仅有一周时间了。

  在商讨了无数个改动方案后,主创团队依旧不满意,排练一度进入艰难的境地。“休息20分钟再排。”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也加入了进来,他在舞台上一遍一遍地模拟演员走场。就在这20分钟里,陈平和主创们推翻了之前在排练厅里的所有设计:让演员背对着观众出场,沿着舞台对角线的路线,以最长的距离,“爬”过雪山再下场。

  首演时,演员们从上场口的前端入场,穿越“雪山”,走向下场口的后区,下场之后,他们迅速穿过后台,跑回上场口,接续着前面的队员重新出场——形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主演们在台前唱了两三首曲子,演员们就这样来回奔跑了十几分钟,用他们蹒跚的步履诠释爬雪山的艰难……

  今晚,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迟立明、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唱家刘嵩虎、青年歌剧演员梁羽丰、张心、王一凤等将带来美声版《长征》,共同唱响英雄的凯歌。本轮演出持续至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