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首演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首演 王小京/摄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7月1日晚,由印青作曲、邹静之编剧、吕嘉执棒、田沁鑫、杨笑阳执导的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拉开首演大幕。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王宏伟、男中音歌唱家王海涛、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喆、青年女高音龚爽等共塑伟大征途上的英雄群像。英雄气质与浪漫色彩相交织的动人音乐,史诗性与时代感相融合的舞台呈现,带领观众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理想与信念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正能量精神。

  长征万岁!红军万岁!
  史诗气魄《长征》高扬理想与信念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策划始于2012年。四年多来,参与创演的台前幕后的艺术家和制作团队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以长征精神排演《长征》。主创团队的艺术家,在以艺术的形式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也在竭力思考与探索如何以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重现红军历经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的伟大行军过程,历经无数个日夜的砥砺研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艺术难关。与此同时,歌剧演员们也在用心揣摩着每一个音符、每一句唱词,以求在舞台上塑造出红军战士的风骨。


歌剧《长征》以史诗气魄绘就出红军长征的壮阔画卷 王小京/摄

  歌剧《长征》分别展现了红军告别瑞金、惨烈的湘江战役、迎来新的历史转折点的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会宁胜利会师等场景,以史诗气魄绘就出红军长征的壮阔画卷,并通过剧中人物彭政委、曾团长、平伢子、洪大夫等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感人事件,高扬理想与信念,弘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

  吕嘉执棒,阎维文领衔
  磅礴而浪漫的音乐传承红色基因


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吕嘉 王小京/摄


阎维文演唱触动人心的歌声 王小京/摄


阎维文(左)与王喆(右)将夫妻间的爱情、亲情与革命者的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小京/摄


万霞饰演者龚爽时而激昂,时而空灵的《雪啊雪》 王小京/摄


曾团长饰演者王海涛(左)咏唱战友深情 王小京/摄


王宏伟以丰富递进的情感,唱出了一名红军战士的成长与对光明未来的无限向往 王小京/摄


王喆以温情而高亢的演绎,展现出革命战士不畏牺牲的崇高境界 王小京/摄

  在当晚的演出中,作曲家印青为该剧谱写的既有磅礴史诗气质、又饱含英雄浪漫主义的音乐,在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吕嘉的执棒下动人演绎。湘江战役的惨烈、夺取泸定桥前两百四十里的奔袭、翻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卓绝等都化作震撼心灵的旋律,令人动容。同时,阎维文、王海涛、王宏伟、王喆、龚爽、关致京、张龙、黄训国等主演更是以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朴素生动的演绎,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怀着至高理想与信念的红军战士。其中,彭政委与洪大夫离别时的《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阎维文与王喆将夫妻间的爱情、亲情与革命者的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湘江战役间隙,彭政委一曲《寒夜中》,阎维文在触动人心的歌声里,饱含着一位指挥官对于英勇战士们的深深赞美;爬雪山时,万霞饰演者龚爽时而激昂,时而空灵的《雪啊雪》,赞颂着战士们坚定的革命理想和高尚纯洁的情怀;过草地前,曾团长饰演者王海涛以《最痛,莫如同彻骨》咏唱战友深情;而平伢子牺牲前那一段长达十余分钟的《我舍不得离开红军》,王宏伟以丰富递进的情感,唱出了一名红军战士的成长与对光明未来的无限向往,一句“请代我向新中国致敬”更是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洪大夫的《告别的时刻就要来临》,王喆以温情而高亢的演绎,展现出革命战士不畏牺牲的崇高境界;贯穿始终的《三月桃花心中开》,不仅旋律优美动听、朗朗上口,更是唱出了根据地人民与红军战士的鱼水深情。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以丰富的情感层次与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声音,展现出红军战士革命必胜的信念以及大无畏的豪情与英勇斗志 王小京/摄

  除此之外,作曲家为全剧谱写的合唱同样气势恢宏。在《神圣的自由谁敢来侵犯》《我们终将得胜利》《奔袭之歌》等合唱段落中,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以丰富的情感层次与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声音,展现出红军战士革命必胜的信念以及大无畏的豪情与英勇斗志。与此同时,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也在大气雄浑与抒情浪漫间,与演员们相得益彰地呈现着音乐中强大的精神力量。

  漫漫征途,写意山河
  “行走的力量”向英雄致敬


有着建筑感的舞美与丰富的多媒体视觉效果 王小京/摄


山西省吕梁市民间艺术团的舞蹈演员将红军的战斗艰险在舞台上表现得惊心动魄 王小京/摄

  在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中,导演田沁鑫、杨笑阳以兼具史诗感与时代感的舞台呈现,表现出红军战士在艰苦环境中,凭借着信仰的力量,由绝境步入辉煌的过程,突显了红军长征“行走的力量”。在上半场瑞金、湘江、遵义、泸定桥等场次中,有着建筑感的舞美与丰富的多媒体视觉效果,将不同地区的地理风貌与人文风情,运用中国艺术特有的写意精神在舞台上得以呈现。与此同时,山西省吕梁市民间艺术团的舞蹈演员,将红军一天一夜两百四十里的奔袭、飞夺泸定桥的艰险,在舞台上表现得惊心动魄。


险峻寒冷的雪山 王小京/摄


沼泽林立、瘴气难行的草地 王小京/摄

  在下半场,险峻寒冷的雪山、沼泽林立、瘴气难行的草地,也通过在舞台上营造自然环境的艰险,来突显红军战士不畏惧任何险阻的坚韧。“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全剧结尾,伴着“红军万岁!长征万岁!”雄壮的大合唱,为革命理想奉献出青春与生命的红军战士们屹立于舞台,带着无上的崇高感,将全剧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在民族唱法组歌唱家首演后,7月2日晚,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迟立明、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唱家刘嵩虎、青年歌剧演员梁羽丰、张心、王一凤组成的美声唱法演出阵容,也将共同唱响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本轮演出将持续至7月6日。

观众采访

  在歌剧《长征》中,我体会到了不怕牺牲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其中,遵义一幕红军战士与老百姓在集市上的公平交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一名党员,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考虑是不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不是为了广大老百姓的幸福安康,如果我们每个党员都去这么做,实现共产主义不是梦想。这才是我们普通党员应坚守的共产主义信念、应该弘扬的长征精神。

  《长征》中小战士平伢子,他怀着满腔热血参加红军,义无反顾跟着红军去战斗,从一个小孩子逐渐长成为一名英勇的红军战士。还有红军与老百姓的接触,他们睡在大街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证明我们的工农红军是沿着真理的道路坚定前行的,为了革命甘愿牺牲一切,所以老百姓也愿意跟着党一起走。还有主角彭政委,他以政委的身份解读遵义会议,如何为了革命不怕牺牲,都带给我很深的触动。

——杨先生(党员、地铁公司职工)

  很震撼,心情也特别激动。我是一名老党员,今天看《长征》很受教育,在建党95周年应该有这样一次回顾。《长征》中有一首《三月桃花心中开》贯穿始终,既朗朗上口,又非常动听,也应该教孩子们唱。《长征》的教育意义是最重要的。其实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孩子,应该从小让他们有个认识,《长征》中所传达出的正能量教育,真应该从儿童做起。我还会带我的孙子来看的。

——胡先生(服务业管理岗退休职工、劳模)

  我是第一次看革命题材的歌剧,作为一个80后,我看过歌剧《长征》后感觉很震撼,而且,能让人身临其境,演员在台上表演得都特别用心,我很为他们感动。

  当今排演这种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特别有意义。以前大家谈起“信念”,总觉得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而长征中让人感受到的那种信念是特别真实的。反过头来说,虽然我们已经不在战争年代,但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其实时常需要这种信念的支撑。

  文艺作品有独特的感染力,可以让年轻人接纳、被感动。我希望以后的教育不止停留在书本、文字,而是这种多元化的方式,让人参与其中,达到触动心灵的效果。

——高女士(北京电视台导演)

  以前对于长征的认识主要来自于课本,这一次亲身近距离观看歌剧《长征》,觉得很壮观,很震撼,心里受到很大冲击,对于长征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这部歌剧的音乐很好听,对于表现长征这个宏大的主题和特殊历史背景非常适合。

  长征中为了实现目标而齐心协力,大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所爆发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是让人难以置信的,这种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通过观看《长征》对于今后的学习会有一种指引和鼓励的作用,也许在以后的某一天学习的过程中突然脑海里会回想起《长征》中的场面,那种不畏艰难的精神、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定会对今后的学习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邓昊天(人大附中学生)

  大剧院的舞台、音效、舞美特别震撼,演员们唱的特别好。我非常喜欢万霞的唱段《三月桃花心中开》,词美曲子也美,既有抒情的部分,又有弘扬和歌颂的成分。“长征精神”不仅是我们党的精神,也是民族的精神、国家的精神,不畏艰难、挑战自我,这也是当下我们需要的时代精神。

——史先生(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

  主创演员们不容易,是用“长征精神”在演绎长征,被感动哭了好几次。印象最深的是“三月桃花”、“我的爱人”、平伢子牺牲时几个唱段,音乐非常棒!

——王女士(部队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