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现在中国人也出口歌剧”——大剧院版《阿依达》走俏北京舞台

参考消息

  【意大利《新闻报》2月3日报道,《参考消息》转载】(原标题:现在中国人也出口歌剧)年轻,是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对于刚刚谢幕的中国国家大剧院版《阿依达》来说,无论艺术家还是观众,都是年轻人,年龄大约在22岁至40岁之间。演出票价从800元到180元人民币不等。对于新兴而且庞大的中国中产阶层来说,这是一种时尚的演出。

  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说:“观众的兴趣正在上升:平均83%的上座率,经典演出上座率会达到94%,这次的《阿依达》则实现了100%。所有场次的演出票都已售罄。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还是一种新的演出形式。为此,我们组织了几百场讲座,并与153所中学和北京的16所大学合作,邀请艺术家参与到艺术普及活动之中。”

  这座剧院同样令人惊叹。在这个由保罗·安德鲁设计的“气泡”下面,分布着4个演出大厅,分别用于歌剧、音乐会和话剧表演。通常情况下,各个演出大厅每晚都有演出。国家大剧院的收支平衡会令所有西方剧院的负责人羡慕。

  国家大剧院拥有丰富的资源。此次《阿依达》高水准的演出,同样体现了这一点。大剧院版的《阿依达》在表现手法上非常传统,而且这种处理方法也是极其正确的。对于一个熟悉古埃及的观众(就像我们熟悉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一样),首次观看《阿依达》这部歌剧,对这个剧目进行现代风格的诠释将是毫无意义的。不过,曾经获得奥斯卡奖的埃齐奥·弗里杰利奥和弗兰卡·斯夸尔恰皮诺的加盟,使舞美设计和服装设计的品位都得到了保证。弗朗切斯科·米凯利的导演纯熟稳健,而且在船只的使用方面也有一些恰当的处理方法。

  剧院年轻乐团的演奏清澈流畅,超越了四分之三的意大利乐队的水平;合唱团的演唱同样为自己赢得了尊重。祖宾·梅塔的执棒保证了该剧具有纯正的威尔第歌剧特色,他每次都能够很好地演绎《阿依达》。国际和中国两支演出团队通力合作。其中包括了在意大利同样极负盛名的和慧,她是阿依达的绝佳人选。

  无论如何,真正重要的消息并不是中国人喜欢歌剧,而是他们学会了制作歌剧,甚至开始将歌剧出口。

  在国家大剧院各个宽敞的空间里,意大利语成为继汉语之后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歌剧又一次成为传播意大利文化和形象的极佳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