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女高音德·尼兹与琉森节日弦乐团共同登台国家大剧院

“从莫扎特到百老汇”优美歌喉连接古典与现代

国家大剧院

琉森节日弦乐团将与女高音歌唱家达涅拉·德·尼兹共同登台国家大剧院

3月7日,琉森节日弦乐团将与女高音歌唱家达涅拉·德·尼兹共同登台国家大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德·尼兹将在本场音乐会上为观众同时带来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经典歌剧咏叹调和20世纪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唱段。



1956年,指挥家鲁道夫·鲍姆加特纳和小提琴演奏大师沃尔夫冈·施奈德汉共同创立了琉森节日弦乐团

1938年,意大利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在瑞士小镇琉森创办了琉森音乐节。时至今日,琉森音乐节已经成为了古典音乐界最受瞩目的盛事。1956年,指挥家鲁道夫·鲍姆加特纳和小提琴演奏大师沃尔夫冈·施奈德汉共同创立了琉森节日弦乐团,这支十七位弦乐演奏家与一位大键琴演奏家组成的弦乐团逐渐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受瞩目的室内乐团之一。在每年的琉森音乐节上,琉森节日弦乐团的亮相都会受到音乐节观众的热烈欢迎,这支拥有德奥典型厚重音色的室内乐团不仅热衷于在音乐会舞台演奏古典音乐作品,同时也热衷于演奏克里斯托夫·潘德列斯基、克劳斯·胡贝尔、彼得·吕齐卡等现代派作曲家的作品。


借助出色的嗓音和精致的表演,德·尼兹在世界舞台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

此次造访国家大剧院,琉森节日弦乐团将与澳大利亚女高音达涅拉·德·尼兹共同登台。德·尼兹在18岁时通过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林德曼青年艺术家发展计划步入歌剧世界,19岁时在美国大都会制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饰演芭芭丽娜这一角色。借助出色的嗓音和精致的表演,德·尼兹在世界舞台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在巴黎国家歌剧院、斋藤纪念音乐节和荷兰歌剧院等重量级舞台饰演了众多经典歌剧角色。2017年,德·尼兹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登台,出演了《唐·帕斯夸莱》和《唐璜》这两部经典歌剧。能够在世界级歌剧舞台频繁亮相,与德·尼兹本人丰富的曲目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她不仅擅长演唱古典时期莫扎特笔下歌剧中的女高音角色,对演绎意大利美声歌剧同样有着丰富经验,与此同时,亨德尔等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创作的歌剧咏叹调也经常作为德·尼兹的音乐会曲目出现。


达涅拉·德·尼兹将与琉森节日弦乐团共同为观众呈现“从莫扎特到百老汇”这一主题

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上,达涅拉·德·尼兹将与琉森节日弦乐团共同为观众呈现“从莫扎特到百老汇”这一主题,用歌喉与旋律连接古典主义时期和二十世纪通俗音乐这两大艺术流派。在音乐会的上半场,琉森节日弦乐团将以莫扎特经典的《D大调弦乐嬉游曲》作为开场,这部作品创作于1772年。透过这部风格清新的室内乐作品,观众不难发现当时的莫扎特虽然仅有16岁,但已然迎来了人生第一个创作高潮。流畅欢快的弦乐旋律极具作曲家个人风格烙印,遍布全曲的丰富装饰音为整部作品营造了典雅又不失趣味的氛围。紧接着,女高音歌唱家达涅拉·德·尼兹将登台演唱莫扎特《唐璜》《托狄的仁慈》这两部经典歌剧中的著名咏叹调。“啊,逃离叛徒!”和“这个忘恩负义的人背叛了我”这两首出自莫扎特《唐璜》的著名咏叹调都表达着剧中女性角色对剧中花花公子“唐璜”的控诉,情感强烈、旋律跌宕,对歌唱者的声音把控能力有着极高要求。咏叹调“我要走了,但愿带来和平”则选自歌剧《托狄的仁慈》。《托狄的仁慈》创作于1791年,“我要走了,但愿带来和平”是全剧最著名的咏叹调之一,同时也是深受女高音歌唱家青睐的音乐会曲目之一。
在音乐会下半场,琉森节日弦乐团将以巴托克的《弦乐嬉游曲》作为开场。与上半场莫扎特的《D大调弦乐嬉游曲》形成强烈对比,巴托克的作品所特有的新民族主义作品风格极为显著。这部现代风格显著的作品昭示着音乐会的下半场将属于缤纷多彩的20世纪。2018年,是美国指挥家、作曲家伦纳德·伯恩斯坦诞辰100周年,全世界范围内即将在2018年掀起一场纪念这位伟大音乐家活动的高潮。在本场音乐会中琉森节日弦乐团与歌唱家德·尼兹也精选了多首由伯恩斯坦创作的音乐剧中的经典旋律。德·尼兹将现场演唱音乐剧《彼得·潘》中的经典歌曲“同我一起如梦”、《西区故事》中脍炙人口的唱段“我很美丽”以及《奇妙小镇》中的唱段“一点点心动”。这些唱段极具上世纪中期美国百老汇音乐剧黄金时代风格,略带爵士味道的曲调轻松悠扬,略显俏皮的节奏更彰显剧中各女性角色向往自由生活和渴望爱情的心境。除了伯恩斯坦创作的音乐剧选段,歌唱家德·尼兹与琉森节日弦乐团还将为观众共同呈现来自音乐剧《滑稽女郎》《花鼓戏》《画舫缘》等作品中的经典唱段。其中《花鼓戏》是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和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施泰因二世根据中国作家黎锦扬同名小说创作的经典音乐剧作品,讲述了唐人街中几代人的矛盾和代沟,剧中经典唱段“喜欢做女孩”将在中国唱响,对于观众们而言也将感受到一份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