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江苏省演艺集团原创歌剧《鉴真东渡》即将中国首演

激昂旋律、宏大交响演绎中华动人史诗

国家大剧院
唐代高僧鉴真应日本之邀东渡弘传佛法,在前往日本的过程中历经千难万险,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江苏省演艺集团根据这段历史创作了原创歌剧《鉴真东渡》,歌剧问世后于2016年12月在日本东京、奈良、京都巡回演出,为日本观众再现鉴真东渡的千古传奇,在当地引发强烈反响。2月5日至6日,歌剧《鉴真东渡》将在国家大剧院开启国内首演。


唐代高僧鉴真应日本之邀东渡弘传佛法,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鉴真东渡》日本巡演归来首登国家大剧院 
唐建平、冯柏铭、冯必烈再度携手倾情谱写 
公元八世纪,唐代开元天宝年太平盛世,佛教也在中国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并开始向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传播。出生于扬州的鉴真和尚,少有大志,出家学佛,成为著名的律宗大师。当鉴真在江淮一带备受传颂之时,邻国日本向他发出了邀请。鉴真大师欣然接受了邀请,但东渡日本路途遥远,海上风浪无常,有些弟子劝他慎重考虑东渡之事。然而鉴真不改初衷,说:“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一席话也坚定了弟子们的决心,24人纷纷表示一同前往。从此,鉴真一行人开始了六次东渡壮举。六次东渡历尽险阻,尤其是第五次,鉴真一行人在海上遭遇风暴,被抛掷到了海南岛的南端。他们好不容易靠岸登陆,经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重返扬州,由于在路途中过度疲劳,导致鉴真双目失明。而鉴真的决心依然没有动摇,753年,日本的第十一次遣唐使团准备回返日本,鉴真和尚跟随使团一同返回,终于在日本九州南端登陆。鉴真此行带去了大批佛教经卷和珍稀文物,在传播佛学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医药学、建筑学,以及汉语、书法、绘画等,向日本输入了灿烂的唐代文化。鉴真和尚不仅对时代产生了深远影响,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鉴真东渡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促进了佛教更为广泛地传播到东亚地区。


当鉴真在江淮一带备受传颂之时,邻国日本向他发出了邀请。“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鉴真一行人开始了六次东渡壮举
 
即将在国家大剧院开启中国首演的歌剧《鉴真东渡》,是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指导、江苏省演艺集团继《运之河》《郑和》之后倾力打造的第三部原创歌剧。主创阵容也基本延续了《运之河》《郑和》的班底,由唐建平作曲,冯柏铭、冯必烈编剧,邢时苗执导。唐建平说:“与一般的歌剧戏剧结构方式有所不同,这部歌剧有着不拘泥情节意识流般的戏剧铺陈,通过多元的音乐并列和抽象的舞台写意呈现,着力渲染表达鉴真内心的情感波涛和人生理念。在音乐上,交融了一些地域特色。”唐建平巧妙地使用了江苏音乐元素,给这部歌剧刻上了鲜明的中国“烙印”。他还在交响乐队中加入了中国古筝、日本古筝这两件特色乐器。世界性的歌剧语言,将为观众展开一幅恢弘大气的历史画卷。


唐建平在交响乐队中加入了中国古筝、日本古筝这两件特色乐器,充分展现世界性的歌剧语言和恢弘大气的历史画卷

导演邢时苗精心塑造佛心禅意 
著名歌唱家田浩江领衔主演     
歌剧《鉴真东渡》共分六个段落:一渡幻海、二渡愿海、三渡迷海、四渡觉海、五渡心海、六渡慧海。导演邢时苗则通过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以白色松紧条与灯光相配合的独特舞台设计,形成了多变的舞台空间,借此展现人物内心与所处环境的变化,并营造出整体佛心禅意的氛围。


导演邢时苗通过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以白色松紧条与灯光相配合的独特舞台设计,形成了多变的舞台空间

2月5日和6日在国家大剧院的两场演出,将由指挥程晔执棒,田浩江、薛皓垠、柯绿娃、刘雨东、殷桂兰、仝蒙、骆洋联袂主演。其中,鉴真和尚将由大都会歌剧院的著名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饰演。拿到剧本时,田浩江被其故事深深打动:“尤其在鉴真双目失明以后,在几次东渡失败之后,他绝望、痛苦、又迷茫,他去问佛祖,真的应该去东渡吗?之后佛祖与他的那段对话让我热泪盈眶……我不是一个佛教徒,但是在学习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感受佛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宽厚仁爱、海纳百川的境界,这种境界对我自身是有影响的,也是当今社会上最需要的。”为了演好鉴真,田浩江研读了大量相关书籍,并特意到扬州大明寺参观早课,就食斋饭。为了与角色形象更贴合,蓄须多年的他更是剃去须发,以塑造宝相庄严的舞台形象。


鉴真和尚将由大都会歌剧院的著名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饰演

在歌剧《鉴真东渡》的庞大演出阵容中,除众位歌唱家外,还邀请了来自扬州大明寺的仁如法师,以特别的方式参与演出。他全程盘坐在舞台一侧的莲花座上,吟诵《大悲咒》《华严经》《心经》等佛法经典,渲染了全剧的基调,“梵呗之声”透入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