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国家大剧院新制作莎士比亚话剧《哈姆雷特》

“无冕之王”朱生豪遇见“哈姆雷特”

北京青年报

   国家大剧院全新制作莎士比亚话剧《哈姆雷特》中,翻译家朱生豪将以“无冕之王”的形象贯穿在情节之中,佟瑞欣和朱杰将在剧中分饰哈姆雷特与朱生豪、奥菲利亚与朱生豪夫人宋清如这两对角色。近日,大剧院邀请朱生豪之子朱尚刚,与《哈姆雷特》导演陈薪伊进行对谈,进一步阐释了莎学中译的内涵,动情讲述了舞台之外的故事。

    诗侣莎魂的译稿与情书
    自1935年起,朱生豪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莎剧翻译历程,收集了莎剧的各种版本、诸家注释以及莎学资料进行比较和研究。翻译工作开始不久,便因战乱而受到干扰。译稿屡次在战火中丢失,朱生豪只能以顽强的毅力补译失稿。在艰难的生活和夜以继日的工作中,他的身体状况与日俱下,却仍然以病弱之躯完成了30余部莎剧作品的翻译。1944年12月,32岁的朱生豪英年早逝。
    在当天的对谈交流中,朱尚刚追忆了父亲朱生豪生前的治学态度与为人风骨。他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步步紧逼,稍有点正义感和民族感情的人心里都憋着一口气,父亲当然也不例外。原先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常因报国无门而感到苦闷迷惑,但这时父亲发现自己的工作可以为民族争光,抵抗文化侵略,在彷徨之中发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精神就一下振作起来了。从此,父亲一改原先‘孤独、寂寞、彷徨’的心态。”
    一旦开始着手翻译莎剧,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将是文体的选择。四百年前的莎剧由中古英语写成,如果直译不但难度极大,而且难以为现代的读者所接受,尤其是不利于展现舞台剧较强的表现力。朱生豪作为诗人的气质使得他的译作中充满诗的元素和韵味,从而留下了“神韵说”的莎学翻译理论。在翻译之外,朱生豪的诗人身份也逐渐为人所熟知,其优美动人的散文、书信吸引了大量读者,尤以写给妻子宋清如的情书为胜。

    边演边译感情准确不拗口
    在大剧院版《哈姆雷特》中,朱生豪将与哈姆雷特一同站在舞台上。导演陈薪伊在排演《哈姆雷特》之初,曾亲自走访了朱生豪的故居。她表示今年已经看了近十部《哈姆雷特》的相关作品,每个导演的切入点都不一样,而她选择的切入点正是朱生豪。
    而让陈薪伊更为“动心”的是当时朱生豪翻译莎剧是与妻子边演边译的,“这才使得他的中译语言那么生动,我读过五个版本的莎译作品,只有朱生豪的译本感情准确,不拗口。”而朱生豪在战时拖着病体笔耕不辍地进行翻译,也让陈薪伊更加清楚地看到哈姆雷特的弱点。她说:“在中世纪结束以后,莎士比亚的时代是文艺复兴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是要承认人的力量。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文艺复兴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承认人的价值和力量。莎士比亚的喜剧就是在讲人的力量,但为什么我要将悲剧作品搬上舞台呢?因为现在到了要挖掘人性卑劣和伟大的时候了。要让观众看到悲剧人物的发展模型,即人物是怎么沦落的?所以我会用解剖刀解剖哈姆雷特内心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