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莎学翻译 无冕之王 剧中复活

国家大剧院排新版《哈姆雷特》 创造性由翻译家朱生豪开场

北京晚报
    随着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的纪念,其经典剧作《哈姆雷特》已经在无数个舞台上演出,而八十年前将这部作品译成中文的著名翻译家朱生豪始终处于“幕后”。在12月15日上演的国家大剧院版《哈姆雷特》中,导演陈薪伊创造性地将朱生豪这一人物形象搬上舞台,让翻译家与作品实现一场奇妙的相遇。昨天,陈薪伊与朱生豪之子朱尚刚在国家大剧院展开了交流,聊起了朱生豪与这一版《哈姆雷特》之间的渊源。
    在莎学翻译史上,朱生豪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自1935年起,朱生豪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莎剧翻译历程,他收集了莎剧的各种版本、诸家注释以及莎学资料进行比较和研究。翻译工作开始不久,便因战乱而受到干扰。译稿屡次在战火中丢失,朱生豪只能以顽强的毅力补译失稿。在艰难的生活和夜以继日的工作中,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却仍然以病弱之躯完成了三十余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翻译。1944年12月,32岁的朱生豪英年早逝。他不仅为中国的莎学翻译领域完成了一项艰巨的工程,同时还将研究和翻译莎剧的见解主张写进了序文、题记之中,用实践和理论丰富了我国的译学宝库。
    朱尚刚现场追忆了父亲生前的治学态度与为人风骨。他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步步紧逼,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稍有点正义感和民族感情的人心里都憋着一口气,父亲当然也不例外。原先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常因报国无门而感到苦闷迷惑的父亲,这时发现自己的工作可以为民族争光,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在彷徨之中发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精神就一下子振作起来了。从此,父亲一改原先‘孤独、寂寞、彷徨’的心态,进入了莎士比亚的世界。”朱尚刚还透露,朱生豪在着手翻译莎剧时,最大的难题是选择使用怎样的文体。因为莎剧原文是中古英语的诗句,如仍按诗剧来译,不但难度极大,且在语言的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难以达到通俗、流畅的要求,也难反映出舞台剧的特点。“几经斟酌,最后决定还是用散文体进行翻译。但是他作为一个诗人,在译作中还是无处不有诗的元素和韵味的。”
    陈薪伊透露,此次上演的这一版《哈姆雷特》开场第一个人就是朱生豪。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她在阅读诸多《哈姆雷特》译本后,最喜欢朱生豪的版本。“朱先生翻译作品的生动性,有的华丽,有的朴实,让我非常喜爱。排演过程中,我了解到他翻译的时候自己也会演。所以非常生动。”陈薪伊还认为,朱生豪对莎剧的翻译是在硝烟战火、体弱多病的极端艰苦环境之下进行的,尤为令人钦佩。“他不仅是个翻译家,还是个战斗者。今天我们将朱生豪与哈姆雷特放在一个舞台上演出,我相信朱生豪先生在天之灵一定很欣慰。”
    在大剧院版《哈姆雷特》中,朱生豪将与哈姆雷特一同站在舞台上。当大幕缓缓拉开,在日本侵略者的轰炸声中,病入膏肓的朱生豪趴在床上翻译着莎士比亚的剧本。日军的炸弹第三次把写好的手稿炸毁,被炸毁的《哈姆雷特》手稿散落在空中。炮火声中丹麦邮号远远地吹响,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莎翁笔下的丹麦王室。著名演员佟瑞欣和朱杰将在剧中分饰哈姆雷特与朱生豪、奥菲利亚与宋清如这两对角色。佟瑞欣曾在电视剧《朱生豪》中扮演过朱生豪。朱生豪在戏中篇幅并不多,但我们读的每一句台词都是朱生豪的语言,他在戏中无处不在。佟瑞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