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朱生豪翻译“莎学”为救国

北京娱乐信报
(记者王菲)国家大剧院新制作莎士比亚话剧《哈姆雷特》将于12月15日重磅上演,剧中翻译家朱生豪将贯穿在情节中。昨天下午,国家大剧院特邀朱生豪之子朱尚刚与陈薪伊进行对谈,动情讲述了舞台之外的故事。
    在莎学翻译史上,朱生豪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自1935年起,朱生豪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莎剧翻译历程,在艰难的生活和夜以继日的工作中,他以病弱之躯完成了三十余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翻译。1944年12月,三十二岁的朱生豪英年早逝。
在昨天的对谈中,朱尚刚追忆了父亲生前的治学态度与为人。他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步步紧逼,民族危机迫在眉睫。原先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常因报国无门而感到苦闷迷惑的父亲,这时发现自己的工作可以为民族争光,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在彷徨之中发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精神就一下子振作起来了。从此,父亲一改原先‘孤独、寂寞、彷徨’的心态,进入了莎士比亚的世界。”
据了解,翻译莎剧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文体的选择。四百年前的莎剧由中古英语写成,如果直译不但难度极大,而且难以为现代的读者所接受。朱生豪作为诗人的气质使得他的译作中充满诗的元素和韵味,从而留下了“神韵说”的莎学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