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台湾云门舞集《松烟》登台国家大剧院

参加“演后谈”观众挤一层

北京日报


  林怀民(右)为观众讲解舞蹈,演员进行演示 王小京/摄

(记者 李洋)前晚8时50分,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舞台上,神秘的音乐中,身着黑白舞衣的舞者渐渐放缓动作归于平静。灯光暗下,观众席上爆发出持久热烈的掌声。来自宝岛台湾的世界级舞蹈团体云门舞集的经典之作《松烟》,首次来京演出,大获成功。似乎不需要工作人员提醒,谢幕刚刚结束,观众们就纷纷从各个楼层赶往一层池座。按照云门舞集的惯例,每次作品来京的首场演出之后,都要举办“演后谈”。没想到,前晚的“演后谈”,整个一层池座被坐满,过道里也挤满了观众。

云门舞集的创立者、著名编舞家林怀民一袭黑衣走到台上,仿佛和老朋友聊天一样,介绍了作品的基本背景。话音刚落,一个小伙子举手发言,“我是学化学的,不懂艺术。可从您这个作品里,我看出您特想要留白,而且我看到了白色的流动。您为什么不把这个作品就叫‘留白’或者‘浓淡’呢?”这个提问让林怀民倍感惊喜,“我确实在这个作品里注重留白,你说得太好了。”林怀民接着又解释,松烟是一种古墨,这种墨乌黑无光,入水即化,可以有很多浓淡乃至透明的层次。正像这个舞蹈,舞者们身着朴素的黑、白服装,在刚与柔、急与缓之间取得了巧妙的平衡。“再说,松烟听起来也更文艺一些。”林怀民踮起脚笑起来,老顽童一般的神情逗乐了观众。

伴随着交流进行,有观众说自己为了看云门舞集,从深圳追到广州,从广州追到成都,又从成都追到北京。云门去哪里演,她就跟到哪里。这段讲述获得不少观众共鸣,坐在后排的一位观众说,自己无论到哪个城市,只要发现有云门的演出,都会去看,“《行草》、《狂草》都看两遍了。”

一位研习书法的观众举手发言,说自己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几度落泪。“书法的提、顿、留白,我在您的作品里都能看得到,这种用现代形式延续传统文化的方式特别好。”林怀民也很有同感,他特地在舞台上示范了普通现代舞功法和云门特有的书法巡礼功法对下蹲动作的不同表现,后者很明显看起来更有弹性和余韵。“书法讲究笔断意连,我们领会这内在精髓,才会有这样的动作出来。”林怀民感慨,其实这个作品也是自己补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作业”。他说自己年轻时也喜欢西方的哲学、美学,那时候他甚至认为“八大山人”是八位老画家。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牢牢吸引着他,“传统文化对我来说就是生活中的趣味,我一路补习,再把这些学习创作出来,算作我的‘忏悔录’吧。”“演后谈”大约持续了半个小时。

今晚,《松烟》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最后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