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版画上的艺术视界

国家大剧院首届版画家作品邀请展开幕

国家大剧院
初冬的北京,处处展现着她的独特魅力,在晶莹剔透的水上明珠里,一幅绝美的画卷正在东展览厅徐徐铺陈。11月22日,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14位教师联袂呈现的“国家大剧院首届版画家作品邀请展”拉开帷幕。展厅内,七十余件风格各异的展品将“版画版话”娓娓道来,带领观众步入版画的艺术世界,感受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交融产生的文化印记和美学力量。


11月22日,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14位教师联袂呈现的“国家大剧院首届版画家作品邀请展”拉开帷幕

  历史悠久 版画沿革折射文明进程

版画是思想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它起源于中国,雏形是镂刻在龟甲、兽骨、铜器、陶器上的文字与图案。最早被定义为版画的,是一千多年前我国唐代的木刻版画“金刚般若经”卷首佛画。这门工艺在十五世纪前后传入欧洲,并经德国发扬光大,星火燎原,燃遍世界。版画最初只有木刻一个品种,以书籍的插图形式存在。传播的需要推动了版画的发生、发展与繁荣。现在日常使用的“人民币”“美元”“欧元”等等都是版画,是版画技师根据钞票设计图样制作的。此外,作为艺术品当中绘画的一种,版画又具备审美功能和经济价值。
作为高雅艺术的殿堂,国家大剧院秉承“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致力于以优秀的艺术作品和高雅的艺术境界来引领和带动全社会的审美进步,一如既往支持高雅艺术的传播和推广。此次国家大剧院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版画·版话——国家大剧院首届版画家作品邀请展”,国家大剧院是国家最高表演艺术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则是国际知名的美术院校,不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工作者,更是参与了众多国家级重要美术作品的创作,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两方精心策划了本次展览,旨在让更多的观众走近版画艺术。

苏新平作品 《宁静的小镇之一》 1989年
石版 50×67cm

石、木、丝网 看版画家演绎表演艺术 
版画有自己的特殊之处,简而言之,各种版画因其材料和工具不同,就会呈现不一样的效果。木刻讲究刀触的干脆利落与节奏变化;铜版凸起的线条和肌理会产生浮雕似的触摸感;石版的颗粒状与铅笔或者墨水结合会有透气性与细腻地质地;丝网和数码版画在借助摄影与电脑技术方面有很广阔的适应空间。版画家的性格和文化脉络会赋予相同的材料不一样的面貌,版画主题和内容的变化,多与时代潮流和政治经济环境相关联,因此,版画又会超越专业媒介而可以产生普遍共鸣。
王华祥作品 《贵州人之二》 1988年
彩色木刻 27.7×36.8cm

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常年活跃于国内国际各大版画展览,是当代版画界学院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魅力,展现了版画艺术和观念在当代画坛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王华祥的《贵州人》《中国图式》,苏新平的《宁静的小镇》系列,皆为艺术家经典版画之作。此外,展览的作品涉及石版、铜版、丝网版、木刻等多种媒介和表达方式,是传统与当代语境的结合,体现了历史维度下的版画的独特地位。特别是他们专为本次展览创作了表演艺术题材的作品,以不同的视角和艺术载体演绎出表演艺术的多面内涵,将会带给广大观众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
据悉,展览持续至12月10日,只需一张参观票即可感受版画艺术的造型之美,聆听版画艺术的画外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