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3日至3月11日,第二届黄梅戏艺术周以6台12场精彩好戏讲述“中国故事” 罗晓光/摄

黄梅戏《不越雷池》讲述雷池人沈镐与夫人丽娘,虽历经人生种种磨难,但始终清廉自律、从不越雷池一步的故事
国家大剧院开幕运营近十年来,异彩纷呈的戏曲演出让广大戏迷、观众过足了戏瘾,特别是在京剧、昆曲之外,大剧院非常注重为地方戏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并从2013年开始,推出了精心策划的戏曲“艺术周”。几年来,汇聚名团、名角、好戏的大剧院戏曲“艺术周”,已成为广大戏迷、观众翘首以盼的戏曲盛事。即将揭幕的第二届国家大剧院黄梅戏艺术周,不仅让广大观众再次领略《女驸马》《徽州女人》两部创作于不同时期的黄梅戏经典,同时,也将力推新剧目、新形式。在参演剧目中,《不越雷池》《太白醉》《凤鸣宏村》三部近年来创排的黄梅戏口碑新作将首登北京舞台,共同展现黄梅戏艺术在继承与创新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而创意味十足的“高贵的家园”《唐诗宋词》黄梅音乐演唱会,以及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首次跨行当为北京观众带来“生行”戏等新看点,也令广大戏迷、观众十分期待。而在此之外,亮相本届黄梅戏艺术周的剧目几乎均以“徽文化”为切入点,在清新质朴的黄梅音乐中,一个个或饱含家国深情,或充满人性光辉的中国故事,将动人讲述。

《唐诗宋词》黄梅音乐演唱会串联起27首唐诗宋词中脍炙人口的名作名篇,同时还将传统礼仪巧妙融会其中

《太白醉》要在戏中从青年李白演到40余年后的暮年李白
在戏曲与话剧舞台上,诗人李白的形象并不鲜见。将于2月28日至3月1日亮相本届黄梅戏艺术周的马鞍山四季戏曲剧院黄梅戏《太白醉》,则通过李白于青年、中年、老年三个不同人生阶段在安徽当涂发生的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以“接地气”的人物塑造,刻画“诗仙、酒仙、谪仙”的文采与家国情怀。此外,该剧还将诗歌融于戏剧,巧妙地将李白作于当涂的10首原诗引诗入剧的同时,剧中人的唱词也充满诗意之美。《太白醉》由黄梅戏名家吴琼领衔,而这也是吴琼首次塑造“生行”角色,并且要在戏中从青年李白演到40余年后的暮年李白。在排演过程中,吴琼在挑战因跨行当而带来的声腔、台步、身段的变化之外,更是深入到李白的灵魂深处,通过李白的豪放以及报国、治国的雄心壮志,向观众传达她对于这位伟大诗人的思考和认知。在此之外,据吴琼透露,《太白醉》的尾声处将有一段长达15分钟的大篇幅唱段,这段浓缩了李白一生的“李白终老在当涂”不仅唱得过瘾,也相信会让广大观众听得过瘾。

《凤鸣宏村》取材自600年前宏村水系“总体设计师”胡重的故事,塑造了一位自强自立、德容双备的徽州女人形象
在领略了李白气韵与情怀之后,马鞍山市艺术剧院带来的黄梅戏《凤鸣宏村》则于3月4日至5日带观众走近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安徽宏村。“生女当如凤,娶妻似胡重,德容双馨女,谦谦无骄容,眼含默默情,胸荡烈烈风,宏村凤,人称颂……”黄梅戏《凤鸣宏村》取材自600年前宏村水系“总体设计师”胡重的故事,通过胡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所经历的资金短缺、工程事故、男尊女卑的社会压力及深爱的丈夫在外纳妾的感情创伤等一系列物质与精神上的磨难,塑造了一位自强自立、德容双备、令人耳目一新的徽州女人形象,并以黄梅戏这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宏村这一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剧中德容双馨的胡重将由“新世纪五朵金花”之一的黄梅戏演员仝婷饰演。

《徽州女人》通过“嫁、盼、吟、 归”四种情境转换,演绎一曲生命颂歌
在黄梅戏新作纷纷亮相之后,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经典原创黄梅戏《徽州女人》与黄梅戏名剧《女驸马》将于3月7日至11日期间再次与广大观众见面。其中,《徽州女人》以深刻的人文内涵,诗化的舞台呈现,十多年来久演不衰。而《女驸马》中女扮男装中状元的奇女子冯素珍与那曲“为救李郎离家园”更是深入人心。此次演出,黄梅戏名家韩再芬将再次领衔这两部经典之作。发布会上,韩再芬通过视频向媒体表示:“十年来,大剧院非重注重为传统戏曲搭建平台,与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有着非常深厚的友谊,此次将再次通过《徽州女人》与《女驸马》为观众演绎两个女人不同的命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