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晚,国家大剧院制作约翰·施特劳斯轻歌剧《蝙蝠》第二轮演出拉开了大幕,么红、孙砾、梁宁、宋元明、杨小勇、薛皓垠、刘乃奇、张弓等歌唱家联袂演绎,喜剧大师陈佩斯再度爆笑登场。德文演唱、中文对白的表演形式,在维也纳式的狂欢和中国式的幽默中为观众奉献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本轮复排对芭蕾和杂技不做保留,取而代之的是所有演员跳起的宫廷华尔兹 凌风/摄
歌剧演员能“说”会“跳” 这版《蝙蝠》惊喜不小
一位理应去监狱服刑的伯爵,一位本该独守空房的伯爵夫人,一位谎称去探望姨妈的躁动女仆,却卷入了一场早已设计好的报复游戏中,并扮演着他们并不熟悉的人生角色。这就是约翰·施特劳斯的经典轻歌剧《蝙蝠》中荒唐滑稽的剧情。2011年6月国家大剧院制作推出了独一无二的中国版本《蝙蝠》,深受欢迎。二轮演出由著名导演陈蔚进行复排,她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对全剧中文部分进行了梳理,使全剧节奏更加紧凑、表演风格形成统一,令话剧部分更为清晰出彩。
当大幕拉开,剧中的情人、仆人、夫人接连亮相,第一幕信息量极大的角色对白在主演们漂亮的演绎下剧情很快明朗,引人入胜、不觉冗长。演出开始没多久,就有观众在窃窃私语:“现在歌剧演员的话剧功力都能这么好啊?”对此,饰演罗萨琳德的么红对陈蔚导演竖起大拇指,“陈导演第一天就要求演员在舞台上生活起来、要忠实于角色情绪的自然的反应。排练中,每个人物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被交代的清楚合理。她还特别教了我们说台词的技术和技巧。”
当然,歌剧演员能“说”的同时,精湛的演唱更是不在话下。风情万种的“女仆”阿黛丽唱起经典的《笑之歌》,把一心跻身上流社会的轻佻与造作演绎得活灵活现;么红在假装匈牙利贵妇时的高难度唱段《我故乡的歌曲》得到全场的热烈掌声,极具喜剧天赋的她,把许多小动作、小腔调处理得恰到好处,贵妇形象令人捧腹;而饰演贵族王子的梁宁的一曲《香槟之歌》点燃了即将到来的舞会高潮。
陈蔚复排的另一个“大动作”就是舞会。本轮对芭蕾和杂技不做保留,取而代之的是所有演员苦练之后跳起的宫廷华尔兹,20位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专业舞者身姿迷人、精彩炫技,几位主演踏着欢快的节拍全场飞扬,不仅是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视觉画面、也点燃了令人欲罢不能的欢腾气氛。饰演“女仆”的宋元明说:“虽然辛苦,但是换来这么精彩的第二幕,大家都很快乐,我们会觉得第二幕怎么这么快就演完了?观众真的可以看到我们是在笑着唱、笑着跳的!”这幕盛大的舞会,令著名评论人周黎明感到非常惊喜:“歌剧的舞蹈场面是不容易排的,这次《蝙蝠》的舞会把歌唱、舞蹈、剧情都糅合的非常好,没有一点游离感,完全是盛大的全场狂欢!这种真正的欢腾观众是感受得到的。”
陈佩斯、李心草隔空对侃 “狱卒”、指挥欢喜搭档
第三幕开场,陈佩斯一亮相,观众的喜剧情绪瞬间加倍释放。他的举手投足都引来哄堂大笑,无论台下如何“刁难”与“接话茬”,这位喜剧大师都能稳稳接住、妙语生花,即兴对答令人称绝。尤其是用伦敦奥运会编成的段子,引得全场叫好。已经是第二次参演《蝙蝠》的陈佩斯表示,“离观众越近的东西,大家就越喜欢,这就是喜剧的特点和生命力。”本轮演出中他仍会每天“变花样”。
令人难忘的是剧中有一对“工种”不同的欢喜搭档,那就是揣着监狱钥匙的“狱卒”陈佩斯和拿着乐队“号令棒”的指挥李心草,两人从第三幕陈佩斯出场开始,就隔空调侃笑料不断,期间这位身不由己的指挥家,不仅被冠以“拿小棍的”、“下面那帮人的头子”等令人哭笑不迭的头衔,还要三五不时的接招陈佩斯抛来的即兴“包袱”,整场演出可谓痛并快乐着。剧终,当李心草站上舞台与所有演员一同谢幕,观众们却发现陈佩斯跑到月池中拿起那根心仪已久的“小棍”忘我地过了一把指挥瘾,霎时观众席间热烈的掌声加入了哄笑与尖叫声,一片喝彩,久久不息。
本轮国家大剧院版歌剧《蝙蝠》从8月16日至19日共有4场演出。易思衡、李晶晶、刘嵩虎等另一组新晋加盟的歌唱家17日晚将登台亮相,精彩的表现同样令人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