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国家大剧院版歌剧《蝙蝠》——力求符合中国喜剧的审美

文艺报

(记者 徐健)《蝙蝠》是约翰·施特劳斯的一部轻歌剧,剧情引人入胜、幽默诙谐,不仅是世界范围内上演频率最高的轻歌剧经典之一,更是很多知名歌剧院迎接新年的保留“贺岁剧目”。剧中的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恰尔达什等施特劳斯式音乐可谓中国观众最耳熟能详的西洋音乐经典。8月16日至19日,国家大剧院版的《蝙蝠》将二度登台。演出采用德文演唱、中文对白的形式,由导演陈蔚进行复排,李心草指挥,莫华伦、么红、梁宁、陈佩斯等联袂演出。在日前举行的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蝙蝠》清唱会上,该剧的主创济济一堂,与观众一起分享了排练过程中的心得。陈蔚认为:“《蝙蝠》是一部有智慧的喜剧,它不仅有轻歌曼舞,还有让人们在大笑之后更加珍惜爱情、珍惜婚姻、珍惜家庭的主题蕴涵。”为了让复排演出在表演风格上更加统一,她在中文对白的处理上,要求演员尽量不用译文化的演绎方式,“而是用真正出自人物之口的语言,尤其要击中中国观众的笑点,符合中国喜剧的审美”。

国家大剧院版《蝙蝠》2011年6月首演,讲述了一位本应去监狱服刑的伯爵、一位本该独守空房的伯爵夫人、一位谎称去探望姑妈的躁动女仆,卷入了一场早已设计好的报复游戏中,并扮演着他们并不熟悉的人生角色。首演版本中,英国导演史蒂芬·劳利斯赋予其兼具古典与现代之美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舞台设计师弗兰克·菲利普·施略斯曼打造的超现实主义梦幻场景,也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不同以往的歌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