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国家大剧院大型原创史诗京剧《赤壁》欧洲巡演打响了精彩的“头炮”,首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舞台,让听惯了莫扎特特歌剧的当地观众深刻体验到了“中国歌剧”的独特魅力。维也纳是《赤壁》此次欧洲巡演的始发站,之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这部大戏还将去到匈牙利布达佩斯和捷克布拉格两座“艺术之都”,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写下精彩的一笔。
文化精品走出国门 首站亮相“音乐之都”
当地时间6月29日晚8点,京剧《赤壁》在号称维也纳“音乐与戏剧圣殿”的城堡剧院开启大幕。这是该剧自2008年面世以来,首次在海外进行全剧的展演。《赤壁》这部由国家大剧院出品,以北京京剧院为主要演出班底的大型新编史诗京剧,在推出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已经上演11轮近60场,创下观众10万余人次的演出纪录。这样的上演频率在大剧院20余部自制剧目中位居榜首,堪称国家大剧院“返场率”最高的一部“院藏经典剧目”。国家大剧院新闻发言人邓一江表示,这一次赴欧洲演出,是国家大剧院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中国国粹艺术在海外的一次精彩展示,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次有益实践。这一次也是国家大剧院继歌剧《图兰朵》、《赵氏孤儿》和话剧《简·爱》后,进行的又一次巡演“大练兵”,未来大剧院有望把更多带有鲜明品牌烙印的艺术作品推向更广阔的舞台。以期充分展示大剧院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创作活力和艺术水准,进一步打造剧院的品牌形象,扩大剧院的海外影响力。
城堡剧院座无虚席 盛况空前令人难忘
此次《赤壁》巡演团队多达150余人,前后共分四批陆续抵达维也纳,这样庞大的国粹之师在京剧历次海外巡演中还极为罕见。
《赤壁》登台的维也纳城堡剧院,作为当地最富盛名的艺术殿堂,是奥地利历史、文化、艺术、建筑等诸多领域的“活体标本”。这座始建于1741年,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古董剧院每天都在上演着具有世界级水准的精品剧目,但29日晚的盛况依然令人难忘。一千余人的剧场几乎座无虚席、两侧的包厢也人头攒动,观众中,大部分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观众。且不难发现,这次《赤壁》的演出吸引了当地各个年龄、各个层次的观众,从优雅的“银发族”到时髦的年轻人,更有不少维也纳当地的社会名流盛装出席。
演出在当地时间晚20:00开始,但很多观众都早早的入座,捧着《赤壁》的节目册提前做起了“功课”。为了让欧洲观众更轻松的迈进京剧的大门,全剧不仅配有全程德文字幕,更特邀了当今德语地区最具声望的知名演员格尔特·福斯(Gert Voss)担任演出的主持人。福斯早年出生于上海,童年时经常跟随母亲观看京剧。当晚,这位年逾七旬的老戏骨在远离中国的维也纳,再续了他和京剧的“前缘”。他的“现身”成为演出正式开始前的一道“开胃酒”,通俗直白又妙趣横生的“开场白”,不时赢得台下的阵阵笑声。
欧洲首战告捷 观众反响热烈
当晚,于魁智、李胜素、李宏图等梨园名家一亮相,立刻成为视觉的焦点。身着“仙鹤衣”的诸葛亮潇洒飘逸、仙风道骨;身着“纹龙服”的周瑜则风流倜傥、年轻俊秀;曹操穿上了具有云肩、腰箍、革带等诸多戎装元素的“男蟒”,颇显霸气豪迈与大将之风。风光霞帔、以水粉色为主色调的小乔,将东方女子温婉、柔美的古典气质表现得极为迷人;而背上插满靠旗,头顶长翎的“刀马旦”孙尚香则将一个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些鲜明、独特的形象让欧洲观众不免眼前一亮,而全剧优美、丰富的独特唱腔也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京剧“行当”艺术的别样魅力。 “舌战群儒”等精华唱段不时赢得台下的阵阵掌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欧洲观众更充分的感受京剧中独特音乐,在第一幕“铜雀兴兵”曹操最后一段唱音刚落,最能代表京剧音乐的京胡被特意放大:一段出神入化、密不透风的急速演奏一下子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台下爆出雷鸣般的掌声。
最具冲击力的恐怕还要数全剧在舞美创意上的恢宏与瑰丽。“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两场更成为了当晚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段落。“借箭”一段,曹操一声令下:“与我万箭齐发!”顷刻间飞蝗箭雨、煞为壮观。最后一幕“火烧赤壁”灯光奇效打造的“烈焰”冲天而起,滚滚浓烟中,近7米高的艨艟舰船,在战火中分崩离析。全剧最终,诸葛亮“把酒祭江”的大段反二黄唱出了‘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无限感慨、唱出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为全剧“画龙点睛”。
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疯狂的叫好声中,赤壁欧洲巡演首演告捷。原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声乐系知名教授彼得·沃斯对记者说:“这样远道而来的中国艺术能走进维也纳,是一件非常了不起、非常难以想象的事情。我20年前曾在北京看过京剧,但却没有想到有一天能在家乡维也纳观看京剧。中国京剧演员的技艺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西方的歌剧更侧重于演唱,但中国京剧对演员的要求则更为全面和综合,很多东西是歌剧演员所做不到的。今天的演出让我非常难忘。”一位从事艺术设计的女士激动的表示:“这部剧简直美得惊人,每一个场景都像一幅精美的画,色彩非常饱满而丰富,从舞台到人物的衣服、饰品都是那么的精致,我甚至舍不得眨眼睛,生怕错过一些漂亮的细节。下周一《折子戏》的票我也买了,很想好好再感受下中国的京剧。”维也纳当地的著名律师、中奥商会主席乔治·章格博士表示:“京剧演员的表演方式有一种舞蹈般的美感,有一种东方式的优雅,这种表演非常细腻,尽管你距离他(她)很远,但是完全能够感受到他(她)的情绪,演员用一种精心设计的动作在诉说内心,这种表演可以一直传递到指尖和眼神。”两位年轻的大学生同样对《赤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前不知道这个故事,但是完全看懂了,整部戏不仅壮观、而且稻草人等一些特别的元素非常的有趣、有幽默感,跟以前想象中的京剧不太一样,不枯燥,很适合现代人,我们年轻人也很喜欢。”
而《赤壁》中的几位艺术家也为观众的热烈反馈而兴奋。饰演诸葛亮的于魁智坦言:“自己这次虽然已经是第三次到维也纳演出,但之前其实还是有一些小小的担心,三国赤壁的故事人物众多,剧情也比较复杂,担心当地观众欣赏起来可能有一些障碍。但今天的气场却真的很‘热’,维也纳观众的接受能力很强,欣赏水平很高,他们的反应让我非常感动。”
城堡剧院总经理马蒂亚斯·哈特曼先生表示:尽管维也纳有着几百年的歌剧传统,但中国京剧对当地观众还绝对是一种新鲜事物,这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的展示。今天《赤壁》的亮相非常成功,观众们的反应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热烈。如果之后的几场也一如今天,我们很有可能考虑今后陆续从中国引进更多的艺术精品。
在29日首演后,《赤壁》还将在维也纳城堡剧院继续上演两天,除于魁智、李胜素外,近年来风头正劲的青年京剧演员张建峰和窦晓璇将在7月1日的演出中登台亮相,分别扮演诸葛亮和小乔。之后,《赤壁》将奔赴匈牙利和捷克两国首都,展开后续的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