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赵氏孤儿》赴港磅礴登场

大制作、大团队、大阵容收获港人喝彩

国家大剧院


  《赵氏孤儿》舞台制作恢弘大气,令人震撼 罗晓光/摄


  程婴舍生取义的精神信仰使人对民族文化的尊崇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图左:袁晨野饰程婴,图右:莫华伦饰赵武 罗晓光/摄

3月24日晚,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揭开了首演大幕。闻名世界的中国故事、“大剧院制作”的标志品牌吸引了大批香港观众;享誉国际的华人歌唱家、深情动人的音乐旋律,屡屡博得现场观众的掌声、喝彩;恢弘大气的舞台制作、舍生取义的精神信仰使人对民族文化的尊崇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赵氏孤儿》的故事一直以来存在于各种艺术形式中,18世纪曾被法国文豪伏尔泰改编成《中国孤儿》推上欧洲舞台,第一次让中国人的精神形象进入西方视野。而国家大剧院则首次将这部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传世之作改编为歌剧,倾心打造,以期通过歌剧这一艺术形式,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此次大剧院携包括主演主创、管弦乐团、合唱团在内的290余人的庞大团队赴港演出原创力作,为香港观众奉献这部充满思想力量的中国歌剧。演出当晚,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中几乎座无虚席。 

完美演出,精彩声声入耳 

该剧凝结了众多国内外的知名艺术家的心血与智慧,汇聚了一流的主创团队和顶级的主演阵容。邹静之、雷蕾亲赋词曲,陈薪伊倾情执导,高广健恢弘设计,吕嘉激情执棒,另外奥运会服装设计李锐丁、马林斯基剧院首席灯光设计弗拉基米尔·卢卡谢维奇(俄)也获邀加盟。而袁晨野、莫华伦、么红、梁宁、田浩江等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海外歌唱家在《赵氏孤儿》的舞台上齐聚,展现了华人歌剧的国际实力。 

当大幕升起,象征人性与社会失衡动荡的15度倾斜舞台上,一段晋王将市集当猎场、屠虐百姓的开场立刻收紧了观众的心;“你细小的手正抓紧我的身体,我的心已被你揪疼。”当公主的唱段《孩子,我们怎么办?》动情唱响时赵家正遭受满门抄斩,孩子在熟睡中已失去了所有亲人,四周不断听到观众的啜泣,连许多男性观众也几度眼泛泪光。整场演出歌唱家们全情投入,将剧中《摇篮曲》、《雨越下越猛》、《我已无力同行》等冲击人心的咏叹调演绎得淋漓尽致,每个唱段都使人热泪盈眶、收获了热烈的掌声。24日晚,国家大剧院的合唱团与管弦乐团也是演出中的一大亮点——大剧院合唱团在这个群戏吃重的作品中,忘情的营造出了恢宏、悲壮的气氛,感染了现场观众;而在新近出任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席指挥的著名指挥家吕嘉执棒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表现出色,受到充分肯定。 

演出结束时,现场喝彩声不绝于耳、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长达10分钟,全剧主创也都悉数登场谢幕。香港观众对于这部作品的认可和喜爱溢于言表,不少观众表示演出比期待的更精彩,希望国家大剧院携带更多精品剧目来香港演出。


  公主(么红饰)演唱《孩子,我们怎么办?》 罗晓光/摄

文化传播,责任时时铭记 

此番乃是国家大剧院首次携原创剧目赴港,加强与香港地区的文化交流的同时、展现了国内的创作活力和艺术水平,对于演出队伍而言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国家大剧院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艺术生产能力非常活跃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一直致力于打造在国际表演艺术领域有影响力的标志性品牌,运营四年,陆续制作推出了21部带有鲜明品牌烙印的自制剧目。一些优秀的作品如原创话剧《简爱》、自制歌剧《图兰朵》等更是走出大剧院,走上了更广阔的舞台,很好的起到了文化交流和示范的作用。歌剧《赵氏孤儿》作为大剧院2011年重点推出的原创剧目,作品突现了中华民族自古尊崇的“大义”与“正气”,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一诺千金、舍生取义”的价值观。23日该剧曾组织邀请了香港理工大学、长沙湾天主教英文中学等200多名大中小学生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观看彩排,使更多香港青少年欣赏到国内优秀的原创剧目,了解国内活跃的艺术生产情况,拉近高雅艺术和传统文化与青年人的距离。 

25日晚,孙砾、张英席、周晓琳等华人歌剧界的精英新秀接棒演绎程婴、赵武、公主三个重要角色,为香港观众奉献了第二场精彩演出。这些青年歌唱家都参演过多部国家大剧院的自制剧目,各个拥有骄人的艺术成长经历,他们的出色演绎令人期待。                     

演出现场观众采访实录>> 

一位香港的建筑师马小姐:

我在美国读书时看过很多西洋经典歌剧,去年10月到北京公干时得知国家大剧院制作了一部原创的歌剧《赵氏孤儿》,特意买票去看了一场,非常恢弘精彩!这次看到这部戏来到香港演出,我专门邀请我的父亲一起来看,虽然舞台小了一点,但是经过几轮打磨之后演员的表演更加丰富了,今晚演出很成功,我父亲觉得震撼极了!

来香港工作多年的北京女孩:

音乐做得特别棒!中国古代的戏用西洋歌剧的唱腔唱出来,这种结合第一次看到。我前一阵子刚看过京剧《赵氏孤儿》,有一处始终觉得想不通,就是程婴作为一个草民又有自己的儿子,他为什么要以大义为重去做这件事?结果这部歌剧中的改编处理更合乎情理——就是他原本不想做这件事,可公主在苦苦恳求之后,在他面前自尽,这唤醒了他心中的正义、许下承诺要救出赵孤,程婴与庄姬公主的这段“生死对话”让我印象深刻。《赵氏孤儿》这个题材本就源于戏曲,又在戏曲的基础上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自己独到诠释,整部戏比我期待中的要更精彩。

年轻的香港女士:

演员演唱的很棒,赵武跟程婴相认的场景最感人,莫华伦的歌声很有感情,让人感动。我发觉用普通话唱歌剧给人感觉很不一样,很好听!乐队演奏的非常震撼,尤其把中西乐器放到一起是很好的尝试,让我们体验到中西合璧后不同的感觉,很有创意。这个故事讲了古人的忠义,能够唤起人们心中的正义感和良知,其实当今社会特别缺少传统的价值观,多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在香港人有很好的启示。

在香港工作十几年的内地女士: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看歌剧,以前喜欢买歌剧的CD,也看过莫华伦的歌剧片段。因为《赵氏孤儿》这个故事很有名,不知道歌剧呈现出来是什么样的,就和几个朋友相约一起来看。看完后发现比自己预期的精彩得多!程婴作为一个平民舍弃自己的儿子去救赵家的遗孤,一个本来很懦弱的人可以如此作为,特别感人。

香港大学的大学生:

故事剧情非常感人,音乐非常的好。所有演员的表演很投入,虽然我坐得很远,但也像是能看到他们的表情一样,非常真切感受到他们表达的情绪。印象最深刻的是程婴决定用自己的儿子去换赵氏孤儿的生命时,他看到了妻子的痛苦,内心更痛,但是仍然去坚守正义和承诺,真的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