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音乐会评论其实是个专业活儿

北京晨报
  关注事件:王笑寒的音乐会评论
核心观点:王笑寒的音乐会评论不以权威下结论,并推介不同观点,展示更多的思考方式和审视线索,给普通听众乃至专业学子的启发和教益更多。

做古典音乐报道的记者工作,年头一长就经常被逼着写各种演出评论了,但其实大多只是一些感官感受而已;当然,演出内容涉及层面越多越丰富,可以“下手”的地方也就越多,扬长避短,也还是可以做到可读性的。所以,最怕写的,写得最少的,也是最没有底气写的就是独奏音乐会,因为音乐是在所有的技术技能层面都解决了之后,才能够被演奏者清晰理解和清楚表达的。所以,其实我们这样的“评论”对于相当数量的音乐爱好者来讲是解不了渴的,甚至还会有误导。
但是,让人遗憾的是,起码在中国极少有古典音乐演奏的高手写音乐会尤其是为自己的同行写评论。今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教师王笑寒在他担任总监的鲁宾斯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的官微上定期撰文,他所采访的钢琴世界名家的内容让学钢琴的和像我这样的乐迷异常“解渴”,每一篇都有丰富的专业内容,从这样的文章中能够学习到的对古典音乐的理解方法是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我也自然成为了王笑寒文字的“粉丝”。说实在的,读他的文字远比现场听过他的演奏要多得多,毕竟在北京想要听到一个中国钢琴名家的独奏会,一年一场已经是不容易的了。不过,让我更加感到收获和惊喜的还要算是王笑寒对钢琴名家独奏会的乐评,从他的文字中,你可以循着他对技术的解读一步步由内而外地理解演奏家为什么会出现你现场听到看到、理解和不理解的各种状况,通过一个音乐家的眼睛,你会发现你的理解虽然对了,但却是没有技术性认识支撑的;或者你的理解完全错了,因为你还不懂得这个行当的“技术”。
一周前,国家大剧院钢琴系请来了享誉世界的瓦莱里·阿凡纳西耶夫,因为老阿凡的师承可以直接追溯到贝多芬,所以这场音乐会他演奏的三首知名度最高的贝多芬奏鸣曲,受到的关注度之高是可想而知的。我没有去听这场音乐会,但第二天在乐迷和专业圈引起的反响异常强烈,喜爱和不喜欢的人都用相当“极端”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基本上属于感官感受,真正能够码出一、二、三的没有。
很快我就收到了王笑寒发来的一篇乐评,读起来有趣又教益颇多。对于老阿凡这样有出身又有个性和复杂人生经历的音乐家的现场演奏,需要更专业的眼光、更技术性的解构和更具学术性的理性分析。王笑寒的文字虽然不一定能让我身临其境,但却能够了解到一个钢琴家是如何去从技术完成的角度,理解另一个钢琴家的技术背后那些影响技术完成的原因或者动力,这与我们平时欣赏音乐的视角大相径庭,但却会更加令人信服,因为有理有据。
几天前,曾经与黄蒙拉讨论小提琴,他也讲到了这个技术话题:说出来的“风格”都是虚幻,只有精确表达谱面每一个音符的细节,才会有精确的风格表达。而精确的精髓就是细节。这让我对音乐家理解音乐和演奏音乐的思维又有了不同的认识。
很有意思的是,王笑寒又给我看了一位中央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出身,如今在国家大剧院工作的林莎,回应他这篇乐评的文字。在这篇文字中,林莎并不完全认同王笑寒的看法,她更多地从老阿凡的人生经历中看到了那些不为听众理解的“必然”,进而给老阿凡的灰暗和技术错误找到了一种可以欣赏的理由。
王笑寒在这个乐评的后面附上了林莎的不同见解发在了鲁宾斯坦比赛的官微上,这种方式在乐评人中是很少见到的,绝大多数的乐评人都是极具排他性的,王笑寒这样做说明自己首先很有专业自信;其次,林的视角和观点对他来讲也是有益的。王笑寒以“一家之言”而不是让自己以“权威”和“唯一”给人下结论,并且推介不同观点,展示更多的思考方式和审视线索,这样的乐评给普通听众乃至专业学子的启发和教益会更多。真心希望今后能够在更多的名家钢琴独奏会后,看到王笑寒眼光独具的“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