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冰山美人的巴赫古乐

北京日报
  11月20日,俄罗斯女小提琴家穆洛娃将在国家大剧院与古拜占庭室内乐团合作巴赫与维瓦尔第的数首协奏曲。事实上,她早在数年之前就已于Onyx厂牌下完成过巴赫小提琴协奏曲的录制。 维多利亚·穆洛娃(Viktoria Mullova)1959年生于莫斯科,亦在那儿学琴,她是小提琴大师柯冈的女弟子,以赢得1980年芬兰西贝柳斯大赛初露锋芒,被认为是俄罗斯学派的一朵金花。不过据她自己说,老师的发音在如今听来略显干紧了:“你很难界定,究竟什么是俄罗斯学派的小提琴声,柯冈与奥伊斯特拉赫二人站在一起亦迥然不同。”单听帕格尼尼协奏曲便可体会,论各种硬技巧,如换把、泛音与跳弓之快准狠,穆洛娃在当代女性小提琴家中几乎找不到敌手,尤其是连续双音和弦的跑动那叫一个干净利落。高速段落里的蓄势与爆发,甚至会让你误以为是海菲茨的立体声录音,而到了柔板乐章,她又会注入一股超乎寻常的彻骨寒意,如鹰鹫昂首滑翔于低空,我想“冰美人”的称谓正由此而来。
古拜占庭室内乐团

穆洛娃对于自己肃穆外形的解释是:“说实话, 我拉琴时是僵硬的,无法放松,因为太害怕出错,太害怕做不到完美。所有人都会说,瞧这小提琴家就像一尊雕像,从来不苟言笑,但谁知道:我的内心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大约是希望获得一种久违的缓解与松弛,当许多人早已认定穆洛娃的力量感与气势不亚于男性小提琴家时,她偏偏转向了注重轻柔与装饰的“古乐频道”。
穆洛娃全身心投入古乐是近几年的事,她与由丹东尼担任总监的意大利拜占庭学院古乐团开始尝试采用“全巴赫”的曲目单。 就我们所知,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大部分都是他科滕时期的产物,虽有记录说应该是八首,但现今仅存三首乐谱手稿,其中a小调与E大调两首能确凿认定独奏乐器是小提琴,d小调则是二重协奏曲形式。另有学者认为,他的一些羽管键琴协奏曲本质上已经很接近小提琴协奏曲了,只不过是配器上的差异。在《勃兰登堡协奏曲》里,作曲家就已非常重视小提琴与中提琴声部,不过到了这三首,巴赫让独奏小提琴表现出如高柳垂丝、长鲸饮海的惊人美感,当然乐队协奏声部得保证足够的温婉柔顺。
演奏巴赫穆洛娃已经有了几十年的经验,从金属弦换到羊肠弦,从现代琴弓到巴洛克琴弓。或许因为老师柯冈在气质上的潜移默化,她早年在飞利浦的巴赫无伴奏录音听得出着意藏锋敛锷,霸气却无处不在。Onyx版的巴赫录音则不单保持了她一贯的理性冷静,还兼具诗性的线条,可作比较的是Archiv旗下由卡米诺拉担任独奏的录音:穆的快板进行比卡米诺拉更稳扎稳打,慢板亦完全没有卡米诺拉那样耽于拉丁式唯美色泽的迹象。而把穆洛娃版与乐坛新一辈女杰波德加(Rachel Podger)充满波光粼粼细节的古乐器巴赫放在一起比较,更像是一种有趣的互补。
穆洛娃曾与指挥家阿巴多共同生活了五年时间,她说,是阿巴多让她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最寂静的弱奏”,以及如何在马勒这样的乐队作品中去实现它。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当年英姿飒爽拉完西贝柳斯的冰美人,如今回归淡雅宜人的巴赫协奏曲,不知是否会加演一曲绚烂的《恰空》作为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