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澄)“我的时代终将来临!”当马勒生前以一个指挥而非顶尖作曲家的身份风靡欧美之时,他个人便做出了这样大胆的预测。在马勒逝世百年后的今天,马勒作为作曲家在世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完全验证了他对自己的预测。7月9日至12月2日五个月时间里,国家大剧院将重磅推出纪念马勒逝世百年系列音乐会,马勒十部交响巨制将集中呈现。
看点一:国内罕有的马勒盛宴
在世界音乐之林中,马勒是一位特殊的大师,他的音乐始终包含着天才的思维和无尽的激情,他的十部交响曲更以编制庞大和演奏难度高而著称。继2009年成功引入琉森音乐节,今年,国家大剧院又推出富有创意的大剧院“马勒盛宴”,再次通过对马勒的关注,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与世界音乐的对话和活动中去。
看点二:七大乐团 十位指挥家
从7月9日到12月2日,国家大剧院盛邀七支中外交响乐团、十位指挥家共同加入纪念马勒的队伍中。综观这份丰盛的马勒“菜单”,柏林爱乐乐团、捷克爱乐乐团、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亚洲爱乐乐团等国外著名乐团和西蒙·拉特、大卫·辛曼、艾森巴赫、彼得·弗洛等指挥大师的名字跃然纸上。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以及陈佐湟、张艺等国内乐团与指挥家,也在整个马勒系列中承担重要角色。
看点三:以“复活”交响曲开幕
7月9日,陈佐湟将率领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与大剧院管弦乐团,以一部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为“马勒系列”拉开大幕。而这场音乐会也被“破例”安排在当日下午三点开始。
1894年3月29日下午, 19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冯·彪罗的葬礼在汉堡举行。现场有将近三千人聆听着由童声合唱团演唱的圣歌,马勒就是其中之一。事后证明,这一在下午举行的葬礼不仅成为马勒完成第二“复活”交响曲的重要灵感来源,更是他这部创作过程最为曲折的交响曲成功的关键所在。届时,其中最为经典的“葬礼”乐章将为观众“复原”当年马勒参加彪罗葬礼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