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钢琴怪杰”的音乐创意

北京晨报

(记者 李澄)历数世界顶级钢琴家俱乐部的众钢琴“巨头”,皮特·安德索夫斯基是其中必不能漏掉的一位。5月28日晚,这位年轻的大师将首次来到北京,以一场独奏音乐会一解中国乐迷的相思之苦。

看点一:弹谁的曲子就是谁的世界

现年42岁的安德索夫斯基早已进入“大师”队伍,素以严谨著称的钢琴大师傅聪给过安德索夫斯基这样的评价,“在年轻一代钢琴家里很少能看到像他这样的,就是老一代钢琴家也不多见。他弹谁的曲子,马上就是谁的世界,弹巴赫就是巴赫,弹贝多芬就是贝多芬……每个东西都弹得很有味道。”目前,安德索夫斯基正处在艺术水准和体力最平衡的“黄金状态”,同时拥有暮年大师的演绎水准和新一代演奏家的精力,在当今乐坛实不多见。

看点二:琴键上的“变相怪杰”

如果说电影里的“变相怪杰”曾令所有看过的人心神荡漾,那么安德索夫斯基充满创意的音乐让他成为现实中的“钢琴怪杰”。由于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他的经历也因此格外与众不同。这一点从他的成名可见一斑。1990年,20岁出头的安德索夫斯基以伟大但极冷门的贝多芬《迪亚贝利变奏曲》参加英国利兹钢琴大赛,技惊四座,成为桂冠的最热门人选。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入围决赛的他不顾评委会主席的挽留,毅然退赛,原因是对自己的演奏不甚满意,再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看点三:全新改编舒曼经典作品

在5月28日晚举行的这场音乐会上,安德索夫斯基带来的曲目再次展示了他对各个风格的强劲的把控能力和创意。除古典主义时期代表巴赫的《英国组曲》第五、六首,浪漫主义时期钢琴诗人肖邦的《玛祖卡》,安德索夫斯基还特别加入自己改编的舒曼作品《六首为踏板钢琴而作的练习曲》No.56,誓让中国观众感受他的音乐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