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伦兵)国家大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王府井》4月19日首演以来,受到各界观众的好评。昨天,北京的戏剧专家们聚集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研讨会,对《王府井》的创作演出成就给予高度的赞扬,并对《王府井》下部的创作给予关注和期望。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杨念群认为:“《王府井》这出戏本身的气魄和开本非常大,承载了一般戏剧难以承载的历史内涵。演员穿梭于历史时空,行走在历史之中同时又超越历史,可以说是在历史的游动之中去俯瞰历史。剧中每个人物的出场都体现了这种历史贯穿感,而且这种贯穿可以延伸到下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戏剧评论家邹红教授说:“看了演出以后最初的感觉很震撼,还有就是一种正气,它展现了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塑造了北京人勤劳、善良、坚忍的品质,还有浩然的正气。编剧没有简单地拘泥于既有的史实,而是巧妙地把王府井长达百年的历史分为上下两部,采用了一种类散点透视的方法,以禄顶鸿帽店的盛衰为贯穿全剧的主线,穿起王爷的餐馆,以及像太监喜爷等一代人物史,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展现了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以往提到商家好像就是奸商,我觉得《王府井》写出了各商铺大到王爷的酒楼,小到蔡仙儿的炒肝店,写出了这些店家的诚信,写出了他们的毅力,写出了他们的民族气节。”
著名的词作家易茗认为:“这部戏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结合得比较好的一部戏,当然这还是有主次的,从全剧来看没有违背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有很坚实的现实感,同时这部戏又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我看小说、看散文、看京剧跟哲学文章会产生思考,但是我看话剧的时候来不及思考,你能打动我,我就认为是成功的,然后回过头慢慢去想。这部戏我认为是成功的,有几场戏我的眼泪都出来了。”
专家学者们在对《王府井》的创作演出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提出希望国家大剧院能更多创作一些具有北京特点的新作品,话剧《王府井》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我们的艺术家能够在不断的修改打磨后,使其成为新时期话剧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