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艺术家与观众的对话

歌剧,原来离我们并不远

千龙网


会员赵凯伦展示自己的“珍藏”

(记者 惠晴)为期三个月的2011国家大剧院歌剧节4月9日晚拉开大幕,每年夏季主打参观品牌项目“歌剧节主题观摩”也在4月10日如约而至。上午,著名编剧邹静之、歌唱家孙砾、周晓琳、关致京等人和普通观众共话歌剧,体验歌剧的魅力。

连续三年担任国家大剧院“歌剧艺术普及推广大使”的邹静之,不仅写出了风靡荧屏的《康熙微服私访记》、《五月槐花香》、《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电视剧,他还是一个歌剧爱好者,有着10多年的美声专业学习经历。邹静之为国家大剧院创作的歌剧《西施》自上演以来备受歌剧爱好者们的喜爱,他的又一原创歌剧《赵氏孤儿》作为2011国家大剧院歌剧节重头戏,将于6月20-23日上演。邹静之聊及歌剧对自己的影响,讲述了《赵氏孤儿》的幕后创作故事,他说:“一个民族,有伟大的文化输出,这个世界就会尊重你。民族歌剧,不在于它的腔腔调调,而是要输出自己民族的伟大价值。”邹静之非常期待观众在普及活动中了解歌剧后,能走入剧场进一步体验歌剧的魅力,“昨天晚上我看完歌剧《卡门》之后,是一路哼唱着回去的,我对爱人说,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

曾参与国家大剧院多部歌剧演出的歌唱家孙砾、周晓琳、关致京也和观众们分享了自己的演出感受,并现场表演了歌剧《赵氏孤儿》、《卡门》、《艺术家生涯》中的经典咏叹调,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其中,孙砾演唱的《赵氏孤儿》程婴选段是首次公开演出,让现场观众抢先领略了这部歌剧的独特魅力。


171中学金帆合唱团小演员们演唱《卡门》选段


艺术家们合唱《茶花女》中的经典咏叹调《饮酒歌》

在当天的“歌剧艺术家面对面”现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群身着演出服装的中学生,他们是北京171中学金帆合唱团的团员,多次参与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出。金雅昭是个非常文静的小女孩,她非常喜欢歌剧。当记者问及她对歌剧的感受和理解时,她说,“2009年参加《山村女教师》的演出,是我第一次接触歌剧,当时并不知道歌剧是什么。但是在和艺术家们的接触中,我慢慢喜欢上了歌剧。现在,我不仅参加了歌剧《卡门》、《图兰朵》、《西施》的演出,平时也会自己买碟来听歌剧。”最终,小演员们一曲《卡门》中最著名的合唱选段《斗牛士之歌》,掀起了活动的又一轮高潮。

活动现场,除了游客,还有不少国家大剧院会员和大剧院特别邀请的北京实美职业学校的学生。面对主持人提出歌剧方面的各种问题,观众们纷纷抢答,他们对于歌剧知识的了解,让艺术家们也连连称赞。大剧院艺术之友会员赵凯伦已经连续三年参加歌剧节活动,收藏了三年来大剧院所有歌剧演出的海报、票根。痴迷歌剧的他“自学成才”,现场演唱的大剧院原创歌剧《西施》中的咏叹调《影子之歌》,让编剧邹静之为之叫好,当场表态,“下次我把自己的剧本带给你。”

据了解,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主题观摩”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两年,已成为公众了解、欣赏歌剧艺术的桥梁。在今年的歌剧节期间,国家大剧院依旧会推出“经典艺术讲堂”、“大师面对面”、“歌剧爱好者沙龙”、“剧目舞美展”、“公共空间表演”等多种艺术主题活动,将院内打造成一个歌剧的海洋,从而带领观众从歌剧音乐、歌剧表演、歌剧舞美设计等多个方面,深入了解歌剧艺术。让一年一度的歌剧节常办常新、亮点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