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千余市民进大剧院联欢

北京晚报

(记者 邱伟)“我爱北京——市民联欢会”昨天下午迎来第三场演出。今年春节期间,共有1200余名来自街道、社区的市民先后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为万余观众献上“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的春节艺术大餐。

“我爱北京——市民联欢会”每年都会在大年初二至初五如约而至。“随着前两届的成功举办,大家对‘市民联欢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此次4天56个节目的背后,是6000多人次的报名和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经过3轮精心筛选,最终40个市民节目和16个专业节目脱颖而出,1200余名市民艺术爱好者将在新春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国家大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三届“我爱北京——市民联欢会”共有近5000人次市民艺术爱好者登台大剧院,为数万余名观众带来新春艺术祝福。

昨天下午的演出在大兴区观音寺街道舞蹈队带来的打击乐《南海回声》中开场。前不久荣获第二届老年舞蹈大赛金奖的牛街民族之韵舞蹈队带来了《笔舞彩练》。红立方舞蹈团带来的哈萨克族舞蹈《捣马奶》明朗欢快,由上世纪60年代老兵组成的布谷鸟合唱团演唱的小合唱《少林少林》气势磅礴。

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美籍男高音谢元带来了一曲男声独唱《偷洒一滴泪》,并和青年男高音薛皓垠合唱男声二重唱《我的太阳》,两人感情充沛的演绎引来全场喝彩。第一次参加“市民新春联欢会”的谢元告诉记者,他这次参加市民联欢是“无心之举”,有一天他在姐姐家里播放自己演唱的CD,楼下邻居前来敲门,谢元本以为是自己播放声音太大吵着了邻居,没想到邻居是被歌声吸引,得知是谢元自己演唱的,这位邻居便告诉谢元国家大剧院马上要举办“市民新春联欢会”正在招募节目。谢元就这样被邻居推荐给了节目组,最终在百姓海选中脱颖而出。

身着红裙子,头顶白帽子,脚穿金鞋子,眼睛上还贴着长长的假睫毛,刚刚结束新疆舞蹈《旋绚炫》表演的甘家口街道家园艺术舞蹈队队员田晓燕仍然沉浸在兴奋当中:“今年是第二次参加市民联欢会,去年跳了一个朝鲜族舞蹈,今年跳的是个新疆舞。一直要动脖子、转圈,我们从去年3月开始学这个舞蹈,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们最终被选上了,大家都特别珍惜难得的机会。毕竟国家大剧院是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是所有演员都梦寐以求的。”51岁的田晓燕以前没学过跳舞,退休后才开始学,现在连转十几圈都不在话下,“来大剧院参加市民联欢会特别高兴,今天我爱人和孩子也来看我表演,他们看到舞台上的我,都觉得我年轻了。”

致音乐合唱团虽是业余合唱团,却演唱了极具难度的歌剧《纳布科》、《魔笛》选段,而团员们的演唱游刃有余。“致音乐”合唱团此次上场的50多位老人,平均年龄60岁左右,最大的84岁了。指挥雷克庸是我国著名歌唱家、原中央歌剧院院长,现场他也精彩领唱。

昨天演出结束后,台上的演员纷纷与台下的家人在大剧院音乐厅中合影留念。记者了解到,每场市民联欢的演出,主办方都邀请了演员家属。“台上有多少个演员,台下就有多少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