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艺术殿堂 人民共享

大剧院第六次向公众开放

北京晚报

(记者 罗颖)“让更多的人走进大剧院、了解大剧院、享用大剧院,是国家大剧院一直秉承的理念。”六年来,国家大剧院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公益性,尽全力打造大众心目中的艺术殿堂。为回馈社会各界和广大观众的关心和支持,自2008年起国家大剧院将每年的12月22日,即其正式开幕运营的日子定为“公众开放日”,并从2012年起升级为“公众开放日艺术节”。今年的12月22日,从上午9时到11时30分,下午1时到4时30分,19场剧场演出、11场艺术讲座及交流活动、6大展览、50余场公共空间演出和互动活动等集中上演,相较去年更加丰富,让走进大剧院的人们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

“人民的艺术殿堂”释放正能量

自2007年12月22日正式开幕运营以来,国家大剧院已经走过了整整六个年头,吸引的观演、参观、艺术普及观众合计超过1000万人次。

过去的六年,国家大剧院商业演出5070场,观演观众约561.1万人次;迎来了中外544家艺术团体、17.7万人次艺术家。大剧院形成了新春、夏季、秋季演出季的全年演出设计,并打造“歌剧节”、“舞蹈节”、“中国交响乐之春”、“五月音乐节”、“漫步经典音乐会”等多个深受公众喜爱的演出品牌;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芭蕾舞团、指挥家、艺术家,中国国内的经典剧目、获奖作品,各领域的名家新秀等,基本都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不少人甚至多次来到大剧院。大剧院还举办了“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声乐大赛”、“高级舞台技术与管理培训班”、“青年作曲家计划”、“乐咏中国——世界作曲家谱写中国”、歌剧角色试唱等活动。

国家大剧院不断加强剧目的创作与生产,制作包括歌剧、话剧、京剧、舞剧等表演形式的精品剧目35部,演出共计585场。歌剧《图兰朵》、《西施》、京剧《赤壁》、话剧《简·爱》、《王府井》等上演多轮仍深受追捧。今年,大剧院又推出了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奥赛罗》、《纳布科》、《费加罗的婚礼》、《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以及话剧《推拿》、京剧《天下归心》等7部新制作。于2009年、2010年先后成立的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管弦乐团,迅速成为大剧院生产以及中国乐坛的“生力军”,2013年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出106场,合唱团演出101场。

国家大剧院坚持植根人民。一方面,在为观众提供艺术精品的同时,坚持不赠票,不给票价注入水分,并通过控制运营成本,合理降低演出票价。2013年平均票价约316元。票价在500元以下的占全年可售票张数的79%,票价在300元以下的占全年可售票张数的53%。2013年大剧院演出收入共计约29910万元,商业演出平均销售率约81%。另一方面,大剧院奉行“滴灌工程”,积极培养观众,六年来共举办艺术普及教育演出和活动5776场,惠及观众达288.7万人次;举办各类主题活动,接待参观游客370多万人次;五月音乐节、舞蹈节等公益演出走进居民社区、大中院校、福利院等各个场所,面向全市建设150余所“歌剧兴趣培养基地”等,让高雅艺术覆盖城市每个角落;不断开拓艺术普及传播新阵地,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的访问量已累计超过1250万次,客户端“大剧院·古典”下载量突破47万次。

直播攻略

国家大剧院将于2013年12月22日(周日)9:00-11:30,下午1:00到4:30举行公众开放日艺术节。届时,电视、广播、网络都将进行直播。

看电视

BTV新闻频道:9时至11时30分

“最清楚”的收看渠道。电视台现场直播,声音与高清画面同步,跟最亲密的家人一起,在冬日的周末,享受“独乐乐”的艺术之美。

听广播

北京音乐广播97.4:10时至12时

“最纯净”的收听渠道。不需“左顾右盼”,只要闭上眼睛,挖掘你耳朵和大脑的最大潜力,只要放飞你的想象力就好。

上网

网页看直播:9时至11时30分

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中国网络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国际在线、中国广播网、北京广播网、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网易、MSN共13个网络平台同步直播。

移动

下载古典音乐频道客户端:9时至11时30分

APP“大剧院·古典”与您一同边走边看

微博微信

国家大剧院官方微信:即便是在家,也能伴随“语音导览系统”,听艺术展览,闻艺术家讲解,查现场活动,畅游开放日艺术节(详见微信自助贴士)。

国家大剧院官方微博:在线收看直播的朋友,或身在现场的朋友,在线与@国家大剧院 互动,参与抽奖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