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颖)她特立独行,却是众多大牌编导最心仪的合作者,她是当今世界舞坛身价最高的女星,却是各大剧院竞相邀请的客座艺术家,她有一个让所有舞迷都会激动尖叫的名字,那就是曾任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和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席演员的希薇·纪莲。在2012国家大剧院舞蹈节中希薇·纪莲将带来《六千英里之外》、《玛格丽特与阿芒》两部风格迥异的经典作品,分别在11月12日、13日以及11月16日、17日演出。这次演出距离她上次来华演出,已经过去了整整13年。
1965年,希薇·纪莲出生于法国,在母亲的熏陶下,她从小练习艺术体操,如果不是被时任巴黎歌剧院舞蹈学校校长的克洛德·贝西发现,纪莲人生的辉煌应该是在体育赛场上,但上天还是将这份厚礼送给了舞蹈。纪莲的身体仿佛为芭蕾而生,她可以轻松将双腿摆出“六点钟”造型,当别的舞者弯腰穿舞鞋时,她却在头顶摆弄鞋带。从巴黎歌剧院舞蹈学校毕业后,她顺理成章地进入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16岁时,她在著名的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中一举夺得金奖;19岁时,她已经以惊人的提升速度成为这个历史最悠久的芭蕾舞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明星演员,而这次晋级距离她成为首席演员仅仅5天。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剧院邀请纪莲演出,正当她事业如日中天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989年,她与巴黎歌剧院决裂,和铁腕艺术总监努里耶夫打得不可开交,然而多年之后努里耶夫却感慨“她是唯一可能成为我妻子的女人”。提到那段经历,纪莲说:“舞蹈事业是短暂的,我一定要去实现自我。我不能让别人来支配我的时间,我不能去穿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衣服,如果那样我肯定跳得不好。所以我成为了‘被宠坏的明星’、‘法国的问题人物’,但是我只是想跳得更好而已。”
最终,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答应了她所有的要求,纪莲以“客座首席艺术家”的身份加入新东家。只要保证每年25场演出,她可以接受任何其他剧院的邀请。自此,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为她敞开了大门。这场斗争,纪莲是最大的赢家,她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机会,也让人们看到了舞蹈更多的可能性。可随之她也开始了和英国保守派芭蕾的斗争,依旧风波不断,却永远昂首前行,也正是在这里她赢得了“Miss No(不小姐)”的称号,最终使体制适应了她。
当纪莲已经是芭蕾界当之无愧的顶尖女王之时,她又开始进军现代舞,变得更加如鱼得水。由于纪莲叛逆的性格和勇于尝试各种新事物的先锋意识,人们总是拿她和现代舞之母邓肯的经历相比,特别是在她逐渐放弃表演古典作品,将更多精力和热情投入到现代和实验作品中的时候。纪莲说:“我反对的不是古典,而是守旧性!”经历过反感古典芭蕾的叛逆期,现在的她,反而希望找到古典芭蕾真正的价值。“我们传承古典剧目的方式脱离了常规:机械地表演,没有感情,没有逻辑,没有意义,一味遵循如今毫无含义的陈旧密码。我觉得很遗憾,无聊、缺乏激情和智慧正在蚕食古典芭蕾。”纪莲这样说道。与其说她是一个颠覆者,倒不如说她是一个探索者,一直在寻找舞蹈的价值才是她真正的追求。
本次纪莲即将在大剧院舞蹈节中表演的《玛格丽特与阿芒》是著名编导阿什顿于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作品,根据小说《茶花女》改编,原本是为鲁道夫·努里耶夫和玛戈·芳婷这对舞坛黄金搭档量身编排。但两人之后多年来无人再演。此次被邀请饰演阿芒的巴黎歌剧院明星演员尼古拉斯·勒里什认为,纪莲答应演出《玛格丽特与阿芒》是个疯狂的决定。但在他心中,这就是希薇·纪莲,一个敢于行动,对一切都好奇,勇于实现自己终极理想的女子,她拥有天赋和准确的自我认知,她无所畏惧却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