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颖) 4月3日晚,四年的积淀与努力终于让国家大剧院迎来了首部瓦格纳大戏——歌剧《漂泊的荷兰人》,著名歌剧导演强卡洛·德·莫纳科再一次用无与伦比的视觉奇观震撼了观众的心灵,让这部诞生于150年前的宏伟巨作焕发出全新的魅力。随着《漂泊的荷兰人》的首演,“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12”也正式开始,从4月3日一直持续到6月29日,10台、32场的精彩演出将再次为北京观众捧献极高水准的歌剧饕餮大餐。
《漂泊的荷兰人》是金牌歌剧导演强卡洛与大剧院的第二次合作,此前他曾向观众承诺,要让这部歌剧像电影大片一样精彩,而3日晚他兑现了这个诺言。大幕刚一揭开,观众就被那深邃、奇幻的景观吸引,大剧院的舞台似乎没有了深度的限制,完全变成了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大海,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整个舞台被一种神秘、诡异的气氛所笼罩,透出一种电影镜头般细腻真实的质感。挪威船长的帆船在翻滚的巨浪中摇摆颠簸,海上的惊涛骇浪咄咄逼人,好像随时要向观众席袭来,正如导演莫纳科所言:“要让观众坐在剧场中品尝到海水灌进口中那咸咸的味道。”
随着剧情的展开,剧中主角荷兰人震撼登场,先是他驾驶的幽灵船的魅影从舞台深处由远及近、缓缓呈现,随后让人心跳加速的一幕发生了,一艘长达13.6米,宽将近9米的巨船在海水的雾霭中梦一般“现身”,庞大的船头则直接面对观众,而伴随舞台上延绵不断的海水,坐在最前排的观众甚至被这一场景吓出了一身冷汗,有观众感叹:“简直太逼真了!电影里的画面再真实也只是在银幕中出现,但一艘真船迎面而来感觉马上就要冲向观众席了。”
瓦格纳的歌剧一向被认为是最具哲学高度,却不容易被普通观众理解的作品,但是当晚《漂泊的荷兰人》吸引住了绝大部分观众,震撼的舞美和多媒体呈现功劳不小,两个半小时的演出没有中场休息,很多观众只有在换景的短暂间隙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看到指挥吕嘉手臂一抬就赶紧坐下来聚精会神地欣赏起来。
除了无与伦比的舞台制作,在当晚的首演中几名歌唱家也以精湛的演唱获得好评。饰演剧中女主人公珊塔的瑞典女高音伊娃·约翰森的嗓音气势如虹,演唱刚柔并济,具有无比穿透力的高音足以和庞大的乐队抗衡。荷兰人的扮演者托马斯·卡则里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用坚实饱满的唱腔和富于磁性的嗓音成功塑造了荷兰人这一角色。
首演之后,新版《漂泊的荷兰人》4日晚将迎来中国组歌唱家的演出,包括孙秀苇、莫华伦、龚冬健、章亚伦在内的中国歌唱家们将代表中国声乐力量向瓦格纳发出挑战。该剧也将持续上演到本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