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澄)近年来,古典音乐界众多名家与知名乐团争相来到国家大剧院,一场场精彩的演出既令观众大饱眼福,也培养出了一群口味愈发“精细”的铁杆粉丝。幸好,国家大剧院同样不乏个性独特的音乐家们带来独具个性的音乐,比如即将在22日登场的“空中旅行”音乐会就注定会令到场观众眼前一亮。
这场音乐会由当今世界小提琴的头牌明星丹尼尔·霍普率领他的“六人组”,上演“摩登”巴洛克。2009年,他的唱片《咏叹调:巴洛克旅程》出版,迅速登上了世界几乎所有的古典音乐排行榜,而这次名为“空中旅行”的音乐会正可以看作是这张唱片的“现场版”。它讲述了十七八世纪的音乐家们在欧洲大陆漫游寻求音乐灵感与融会贯通,他们的音乐与表演令王公贵族与普通听众着迷。在这套曲目中,当数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最家喻户晓。
古典“李”论:小提琴名家本月赏“个性”
本月的北京古典音乐舞台上有两位特立独行的世界级小提琴明星带着颇具个性的音乐会曲目来演出,一位是“鬼才”奈杰尔·肯尼迪率领的爵士小组,另一位就是号称“全才”的丹尼尔·霍普和他的“六人组”。
肯尼迪以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打头阵,下半场则曲风大变,与爵士乐队胖子华勒一同演奏他为小提琴、吉他、低音提琴和打击乐改编的作品。如果说肯尼迪的琴弓是一把艺术之剑的话,那么,这台音乐会可谓是肯尼迪的一“剑”双雕,一面演绎纯粹的古典精品,一面演绎现代节奏,带领观众做一次音乐的穿越。而丹尼尔·霍普则以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作为全套巴洛克音乐曲目的压轴。两位小提琴家都是以巴赫的演奏一展自己的“底盘”坚实,但新意却能够体现在音乐的每一个细节中,北京的乐迷可以分别从他们的音乐会上体会到性情迥异的巴赫,所谓的“权威诠释”在这里显得并不重要。
丹尼尔·霍普是当今最具实力的中生代小提琴演奏家之一。他生于南非,在英国长大,与瓦蒂·列宾、文格洛夫等著名小提琴家一起拜师在俄国教育大师扎卡尔·布朗门下。2002年,刚刚初露峥嵘的霍普加入了美艺三重奏,成为这个组合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成员。美艺三重奏是最伟大的钢琴三重奏之一,经过在美艺的磨炼,霍普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在独奏和室内乐领域都出类拔萃的小提琴家之一。2008年,美艺三重奏在瑞士琉森举办告别演出,霍普也作为最后一代成员见证了这个组合最后的辉煌。
2010年,丹尼尔·霍普曾随罗杰·诺灵顿爵士率领的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奏了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时隔两年,霍普与五位各有“绝活”的“乐坛高手”同来,乔纳森·科恩是世界级的大提琴家,本尼·金是迈阿密弦乐四重奏的第一小提琴手;“通奏低音组合”也是世界上最全能的,羽管键琴家北谷直树在苏黎世室内乐团,迈克尔·梅斯勒在鼓上无所不能,吉他演奏家曼纽勒·福尼擅长古典、爵士与摇滚,这个组合确是与肯尼迪的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