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澄)立春过后,一场“弓弦双雄会”将在国家大剧院展开精彩较量——2月22日的小提琴酷哥丹尼尔·霍普与3月10日的大提琴传奇马友友这两位当今世界的弓弦骄子,将为北京观众带来“非同寻常”的音乐体验。
2月22日,被认为是新世纪古典音乐风向标的小提琴家丹尼尔·霍普将与他的五人组带来一台优雅别致的巴洛克音乐“六人行”。此番,带来一系列清新入耳的巴洛克曲目,包括巴赫著名的《G弦上的咏叹调》、《他们将告诉你》等。
3月10日的马友友与“丝绸之路”的音乐会注定抢手。1998年,马友友正式创建了“丝绸之路”音乐计划,汇集了包括不同国家的24位音乐人,而马友友最近获得的一项格莱美大奖便是与丝绸之路在2010年取得的。而此次音乐会中,马友友将展现与“丝路”在近年来的全新合作成果,这也是马友友与“丝路”第三度登上北京舞台。
从不“安分”的音乐家
对于马友友这个名字,在全球华语圈中几乎是家喻户晓,在欧美主流文化圈中,他的声誉其实更加辉煌,对于他的大提琴艺术人们无不为之倾倒,而对于他阳光开朗的性格,聪明且开放的思维,人们更是津津乐道。只要略一搜索,“马友友与探戈”,“马友友与街舞”、“马友友与电影配乐”的词条比比皆是。而在跨界领域,马友友与丝绸之路乐团所取得的成就在乐界也可谓无出其右。
马友友从来都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大提琴家。他在音乐、美术、文学、哲学甚至是建筑领域深厚的学识。在丝绸之路计划之前,他最有名的一个项目,就是拍摄一部用被誉为“大提琴的圣经”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探讨和诠释欧洲的建筑和园林艺术,他那些精辟独到的见解,又丰富和拓展了今天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美学的范畴,成为建筑学界重要的文献。对于“丝绸之路”的文献意义来讲,马友友同样是功不可没,时至今日还没有第二个人把“丝绸之路”上所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和音乐收集和理性整理,而丝路各个“站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会在马友友的音乐中一一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