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教育活动“乐话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人生”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王小京/摄
约翰·施特劳斯的名字家喻户晓,每当《蓝色多瑙河》悠扬的旋律响起,人们的思绪就仿佛被带到了美丽的维也纳。9月18日,国家大剧院根据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人生创作的首部音乐戏剧《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一八七二年约翰·施特劳斯访美的故事》将在歌剧院的舞台上与观众见面。9月1日,国家大剧院举行了艺术教育活动“乐话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人生”,著名指挥张艺和爵士音乐人夏佳与大家分享了本剧音乐上的亮点。
创新打造“音乐戏剧”,首演大师尘封之作
国家大剧院精心打造的《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别出心裁的选取 了“音乐戏剧”表现形式,是一部“音乐戏剧二合一”的创新之作,“用戏剧引出施特劳斯最著名的音乐”。本剧披露了湮没在音乐史中一百多年的施特劳斯访美事件,讲述了1872年,圆舞曲之王如何在美国经济人吉尔摩的极力劝说下,硬着头皮来到美洲新大陆演出,却意想不到的造就了一场新旧大陆的文化大碰撞、大交流。由于音乐部分举足轻重,大剧院还专门委任张艺指挥作为音乐总监,从几百首施特劳斯的经典作品中精心遴选出了《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放松心情》波尔卡,《雷电》波尔卡、《醇酒,女人与歌》等十几首“最好听”的曲目。张艺介绍,他根据剧情发展,穿插编配了交响乐、室内乐等不同形式的音乐片段,但《蓝色多瑙河》将作为主题贯穿全剧始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施特劳斯在访美之旅中专门为美国创作的圆舞曲《曼哈顿》也将在本剧中首次亮相。这首曲子从未在国内演奏过,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少被演奏。指挥张艺介绍,这珍贵的曲谱是通过使馆从奥地利的原始谱库中找到,又专门重新还原的,曲中融合了美国音乐的元素,可以说在施特劳斯所有的圆舞曲中独具一格。
原创爵士“摇摆登场”,带您体验不同节奏

第二幕中施特劳斯来到美国的音乐由著名爵士音乐人夏佳创作 王小京/摄
指挥张艺坦言,最让他头疼的就是第二幕中施特劳斯来到美国的音乐,由于1872年格什温、伯恩斯坦等著名的美国音乐家都还没有出生,没有现成的音乐可用,为了追求真实,最终决定专门委托著名爵士音乐人夏佳根据当时的音乐特点创作了多首爵士乐。夏佳介绍,第二幕一开始,施特劳斯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时,就会用一段贴近当时时代特点的音乐开场“早期的爵士乐带有强烈的舞蹈感和行进感,配上韵律十足的摇摆舞,能让观众仿佛置身1872年美国热闹的街市。”这一幕的音乐将由被誉为“京城顶级爵士乐队”的夏佳五重奏现场演奏,这种古典乐和爵士乐的搭配将会带来的独特的节奏感也非常令人期待。
力图重现“华彩之夜”,品味百年音乐遗产
本剧最核心是第三幕,舞台上将以歌、乐、舞、剧的综合形式再现施特劳斯百年前在美国波士顿万人剧场演出的盛况。《李岚清音乐笔谈》中谈到,当时的报纸报刊报导了1872年这场规模空前的演出:当时乐团有千人,观众近十万,仅为施特劳斯配备的助理指挥就有一百人。为了完成这场演出,演出方甚至还专门启用了16门礼炮,并用蒸汽机为巨大的管风琴鼓风。在表演“铁砧大合唱”时,为将震撼气势表现到极致,当时的演出专门邀请了一百名消防员同时敲打铁砧,由于声响巨大,一名孕妇甚至当场被震得产下了婴儿。
为了重现那个流光溢彩的华彩之夜,届时张艺将指挥包括大剧院管弦乐团在内的两支乐团近150人将同时起奏。当年节目单上的一些节目也会得以原汁原味地重现,包括慷慨激昂的《威廉·退尔》序曲,神秘悠远的《漂泊的荷兰人》序曲,宏大无比的《阿依达》“凯旋进行曲”大合唱,以及《游吟诗人》“铁砧大合唱”等。张艺感叹“当年那场演出留给大家的永远是最真挚的音乐遗产。”
日前,该剧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即将进入最后合成制作阶段。9月18日至21日,将会以轻松诙谐的戏剧,经典荟萃的音乐,气势磅礡的合唱,赏心悦目的舞蹈为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艺术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