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

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系列活动闭幕

国家大剧院

11月12日下午,“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系列活动闭幕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和来自东直门中学金帆交响乐团、二十二中金帆交响乐团、八中金帆交响乐团的学生演奏员共同演奏了《卡门》、《蓝色多瑙河》、《百花深处》等曲目。首都文明办、国家大剧院、市教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负责人,孙茂芳、李金明等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代表和1500余名市民参加闭幕式。 

系列活动落帷幕 悦耳律动庆圆满 


“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闭幕音乐会圆满举行 苟一戈/摄

为贯彻首都文明委关于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活动部署,自2011年6月8日至11月12日,首都文明办和国家大剧院联合开展了“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系列活动。活动通过参观与艺术普及教育相结合,游览与高雅艺术体验互动为一体的特色殿堂艺术普及模式,为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创造了新的载体。5个月的活动期间,10大系列、100多项子活动;5万户家庭、15万市民代表走进剧院;50万份活动宣传手册发放至市民手中;70万群众参与艺术普及教育、经常性参观活动和网络艺术行等多种渠道惠及100万市民群众。“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系列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用广泛开展的艺术普及教育,达到了大力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的效果。 

为庆祝“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系列活动的圆满结束,首都文明办与国家大剧院联合推出闭幕音乐会。音乐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首都文明办主任陈冬做了活动总结发言,祝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并对未来市民艺术教育以及文明礼仪普及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国家大剧院党委副书记郭玉良发表讲话,表示将继续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为将首都建设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文化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贡献力量。 

 
著名导演陈薪依、市民代表孟繁富在活动中发言 苟一戈/摄

音乐会开始前,大屏幕上播放活动纪实专题片,带领大家回顾活动的丰硕成果。著名导演陈薪伊作为文化艺术志愿者代表发言,表示文明行系列活动对北京市民文明观演起到了非常良好的推动作用。市民代表孟繁富也在活动中发言,表示欢迎举办更多文明行这样的活动,惠民化人。 

本次音乐会是一次“大手拉小手”的艺术教育新形式的有益尝试。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拥有众多曾在全国和世界大赛上获奖的杰出演奏家,其大部分成员都有国际化的学习工作经历。而音乐会上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同台演出的是北京市东直门中学金帆交响乐团、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金帆交响乐团和北京八中金帆交响乐团的优秀小演奏员。音乐会发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演奏家们不仅能够给同学们更多的专业指导,更将艺术的美好和希望留给了高雅艺术的后继力量。 

闭幕音乐会由大剧院驻院指挥陈康明担当指挥,演奏了乔治·比才的《卡门》组曲第一号、彼特罗·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米哈伊尔·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等耳熟能详的乐曲。除此之外,在本次音乐会上,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作品《百花深处》也在公众面前首次亮相。 

一曲曲优美旋律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又一个或梦幻或深沉或静谧的场景之中,让观众在高雅艺术的熏陶下再次践行文明观赏的要求。 

以文化人滋品性 以美扬善树新风 

“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在5个月的时间里共推出了十大系列活动惠及百万市民,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开展“体验国家大剧院”活动,感受新北京风貌和艺术殿堂神韵。五个多月的时间里,每月分批次邀请3-5万人,共计15万余首都各界群众走进大剧院。期间,大剧院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公共空间演出552场,参演艺术家2600余人,观众超过10万人次。同时,活动策划展出“做文明有礼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主题展览,图文并茂地从“歌、乐、舞、剧、戏”五个方面向市民介绍高雅艺术的入门知识及文明观赏常识。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作为主体,进行了一次“大手拉小手”的艺术教育新形式的有益尝试 苟一戈/摄

组织艺术家开展文化艺术志愿服务活动,推广普及艺术观赏知识。首都文明办和国家大剧院联合聘请百名艺术大师和文化名人担任文化艺术志愿者,参与“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活动。指挥郑小瑛、国家大剧院舞蹈总监赵汝蘅、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著名导演陈薪伊、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钢琴家殷承宗、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兼指挥刘玉宝、歌唱家戴玉强、著名昆曲演员杨凤一等均参加了相关活动。“艺术大师零距离”、“文化名人艺术普及志愿服务”、“艺术普及进社区”等活动充分发挥了艺术家的名人效应,组织他们到普通群众中、到社区中,开展高雅艺术宣传普及活动,介绍观赏礼仪要求,形成了艺术家和市民群众的良性互动。 

组织开展观赏文明引导活动,培养热情懂行的文明观众。50万份“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系列活动宣传手册发放到参与活动的市民手中,向市民普及基本的高雅艺术观赏礼仪。“观赏文明引导行动志愿服务”以“大学生工作坊”的形式让大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掌握文明观演礼仪的注意事项,参加培训后的大学生们还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剧院入场检票、公共大厅指引、演出场地服务等关键岗位上进行观演礼仪的宣传引导,成为了首都观赏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观赏文明大家谈” 在座谈交流中形成提升审美情趣和文明观赏水平的共识。“彩排现场演练”则让广大市民群众在观看歌剧《图兰朵》、《弄臣》、《爱之甘醇》,话剧《王府井》等著名剧目彩排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相应的观赏礼仪要求。 

开展青少年群体艺术体验展示活动,为青少年学习成长提供广阔的艺术舞台。组织优秀未成年人艺术群体,社区文艺团体和来京建设者子弟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上进行表演展示。来自丰台区少年宫及丰台五小、北京市少年宫的青少年管乐团、西城区红莲打工子弟小学与北京市各中小学金帆艺术团和高校挂牌艺术团,陆续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上,表演了他们排练的优秀文艺节目。同时,丰富多彩的“暑期高雅艺术体验活动”220余场公共空间演出也打造了一个青少年暑期高雅艺术乐园,进一步丰富了青少年暑期文化艺术生活。 

组织开展网上高雅艺术文明行,不断扩大“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开展网上高雅艺术浏览体验活动,观众可以在国家大剧院官网上游览;而摄影作品及参观感言征集活动至今已征集到摄影作品300余幅,感言征集500余条,共有3500多人通过现场或网络的方式发表感言。 

走进艺术殿堂,仅仅是一个开始,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这个活动,正在成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品牌,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