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见玉兔又早东升……”10月21日下午两点,朝阳社区学院艺术楼内,一场特殊的艺术讲堂正在进行中。台上,京剧演员杨丹阳正在表演《贵妃醉酒》,台下,近200名朝阳区社区居民安静聆听。这是“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主题活动之“观赏文明大家谈”系列的其中一场。
为广泛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活动,深入推进观赏文明,2011年6月至10月,首都文明办和国家大剧院联合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主题活动,活动包括艺术殿堂体验、艺术大师零距离等十大系列活动,让高雅艺术来到居民身边。其中的“观赏文明大家谈”活动,邀请艺术明星、专家学者和大专院校学生、市民群众共聚一堂,围绕音乐、舞蹈、戏剧等不同艺术形式,探讨交流观赏文明的礼仪、素养和要求,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观赏水平。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音乐、舞蹈、戏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展示
交流,拉近了高雅艺术与市民的距离 甘源/摄
21日的讲座特地请来了中央歌剧院副院长、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团长黄小曼,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抒情花腔女高音程晓洁,北京京剧院青年京剧演员杨丹阳,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林晓鹏老师等4位嘉宾。
讲座一开始,现场观众便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国家大剧院音乐总监、著名指挥陈佐煌文革时被下放到农村,很久都没有听过音乐,终于有一次他远远听到广播里播放音乐,当时竟激动地哭了出来,“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音乐吗?那并非哪首出名的古典乐,而是广播体操的音乐。这就是音乐的瞬间给人的直接感受。所以高雅艺术是相对的,高雅艺术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和其他音乐一样,好音乐用心感受就行。”
随即,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4位音乐家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首弦乐四重奏《切分音的钟》,这首曲子描绘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声,欢快活泼,“所有的音乐都来源于生活,古典音乐也是一样,并非那么高高在上”,黄小曼现场号召观众,不要因为觉得“高雅”、“听不懂”就远离古典音乐,“古典音乐离我们其实很近”。之后,现场观众欣赏了芭蕾舞《四小天鹅》片段,经过林晓鹏老师的讲解后,高雅艺术也变得充满了趣味。
喜欢上高雅艺术后,要去哪里、怎样观看高雅艺术呢?“高雅艺术是一定要走进剧场才能全面感受到她的魅力的一种艺术,和观众面对面的交流反馈,能让艺术家更兴奋。”程晓洁、杨丹阳结合这个问题,讲述了现场欣赏不同艺术门类的观演礼仪。
活动尾声,首都文明办领导也将大剧院“周末音乐会”门票、《文明观演礼仪手册》等免费赠送给居民,欢迎他们走进艺术殿堂,亲身体验高雅艺术。
“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主题活动开展至今,共组织空间演出415多场、主题讲座114场、观摩演出彩排4场、100位艺术大师和文化名人被聘为艺术普及志愿者。首都社会各界群众对这次活动的开展反响热烈,参与踊跃,已有13余万市民群众参与其中。接下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活动还将继续开展。
首都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市民的热切愿望,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了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将高雅艺术送进社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用高雅艺术教化人,感触人,就是深刻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国家大剧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大剧院将继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搭建广大市民群众广泛接触高雅艺术的桥梁。不仅要“请进来”,更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