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生产 > 院藏剧目

歌剧《唐豪瑟》

  • 歌剧《唐豪瑟》海报

  • 歌剧《唐豪瑟》海报

  • 该剧由欧洲顶级导演皮耶·阿里执导

  • 该剧由欧洲顶级导演皮耶·阿里执导

  • 中外艺术家汇聚《唐豪瑟》 罗晓光/摄

  • 中外艺术家汇聚《唐豪瑟》 罗晓光/摄

  • 排练现场 高尚/摄

  • 排练现场 高尚/摄

  • 排练现场 高尚/摄

  • 排练现场 高尚/摄

  • 排练现场 高尚/摄

  • 排练现场 高尚/摄

  • 舞美掠影(舞美设计:皮耶·阿里)

  • 舞美掠影(舞美设计:皮耶·阿里)

  • 舞美掠影(舞美设计:皮耶·阿里)

  • 舞美掠影(舞美设计:皮耶·阿里)

  • 舞美掠影(舞美设计:皮耶·阿里)

  • 舞美掠影(舞美设计:皮耶·阿里)

  • 舞美掠影(舞美设计:皮耶·阿里)

  • 舞美掠影(舞美设计:皮耶·阿里)

演出简介

首演时间:2016年4月6日

作曲: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
脚本:瓦格纳根据中世纪民间传说以及海涅等德国文学家的文学作品改编
语言:德语
字幕:中/英文

指挥:吕嘉
导演、舞美设计:皮耶·阿里
服装设计:西蒙娜·莫莱希
灯光设计:弗兰克·马里
多媒体设计:安德烈·莫尔丹第
图像设计:贾尼·斯塔比列
编舞:阿蕾桑德拉·潘泽沃尔塔
合唱指挥:瓦伦汀·瓦西列夫
首演阵容:恩德里克·沃特里希、莫华伦、芭芭拉·哈维曼、孙秀苇、朱赛皮娜·皮翁蒂、朱慧玲、马库斯·维尔巴、袁晨野、曼弗雷德·海姆、吴蔚、维森特·奥姆布埃纳、王冲、卡斯腾·麦威斯、库尔特·阿泽斯拜尔格、赖纳·曹恩、张心
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合唱: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德国音乐巨匠理查德·瓦格纳,在欧洲音乐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音乐创作和思想观念,不仅仅深刻影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进程,同时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界和思想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瓦格纳一生共创作了14部歌剧。1845年创作完成的歌剧《唐豪瑟》(全名为《唐豪瑟及瓦尔特堡的歌唱比赛》)是瓦格纳继《漂泊的荷兰人》之后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风格歌剧。该剧脚本由瓦格纳亲自完成,题材和故事来源于中世纪民间传说以及海涅等德国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唐豪瑟》的创作,显示出瓦格纳开始摆脱意大利歌剧的影响,追求音乐、剧诗、场景的融合统一。在该剧的音乐中,《唐豪瑟》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典的保留曲目,整个序曲的音乐叙述出了全剧故事梗概,体现了作品救赎的主题;那些呼唤着灵魂升华的“朝圣者的合唱”唱出了宗教的神圣与高洁;著名的咏叹调“晚星颂”则道出了爱情的忠贞。

《唐豪瑟》是国家大剧院继《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之后制作的第三部瓦格纳歌剧。此次国家大剧院二度邀请到欧洲顶级导演皮耶·阿里执导。皮耶·阿里经常身兼数职、集各种工作于一身——作为一部歌剧的导演、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等,体现了艺术家所追求和希望展现的艺术效果的完整性和合一性的最大化。此次皮耶·阿里导演再度携手国家大剧院版《诺尔玛》的主创团队,运用高度象征的手法塑造舞台及刻画人物,将《唐豪瑟》中救赎的主题、净化的过程表现的唯美极致,使大家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升华,带大家充分领悟瓦格纳歌剧里的哲学思想。同时,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及首席指挥吕嘉将携手纯正德语体系的知名瓦格纳歌唱家恩德里克·沃特里希、曼弗雷德·海姆、马库斯·维尔巴等及当今华人著名歌唱家莫华伦、孙秀苇、袁晨野等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呈现一部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带中国观众感受德语歌剧的魅力及瓦格纳音乐的力量。

剧情简介:
德国中世纪时期,游吟诗人唐豪瑟为了追求逸乐生活,离开尘世,来到爱神维纳斯的庇护之下,迷恋上了维纳斯堡的声色世界。但在维纳斯堡沉溺多时后,那种荒淫纵乐的生活又让唐豪瑟感到厌倦,便想离开仙界重返人间,维纳斯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挽留。
回到尘世的唐豪瑟在回瓦尔特堡的路上遇到了打猎归来的赫尔曼侯爵以及许多昔日的朋友。骑士沃尔夫拉姆告诉他,他的昔日恋人伊丽莎白依然想念着他。
在瓦尔特堡的赛歌大会上,唐豪瑟见到了伊丽莎白,并答应参加这场歌唱比赛,因为只要获胜便可迎娶伊丽莎白做新娘。当许多歌手歌唱爱情的崇高时,唐豪瑟却不由自主地唱起了维纳斯的赞歌,并嘲笑纯情之爱。怒不可遏的骑士们将唐豪瑟团团围住,伊丽莎白挺身而出,恳请人们给唐豪瑟一个赎罪的机会。
唐豪瑟加入罗马朝圣者的行列前往罗马祈求教皇宽恕,没有得到宽恕的唐豪瑟怀着自暴自弃的心情返回故乡,不禁又想起了维纳斯。沃尔夫拉姆为了打消他这一念头,大声喊伊丽莎白的名字,唐豪瑟如梦方醒。但是,伊丽莎白因得知唐豪瑟无法被宽恕时,已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伊丽莎白送葬队伍里,唐豪瑟大喊“圣洁的伊丽莎白”,并倒地亡故在伊丽莎白的遗体旁。唐豪瑟因伊丽莎白的牺牲,灵魂最终得到救赎。

点击进入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唐豪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