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五月音乐节首秀献给雄安建设者

北京晚报
吕思清名琴名曲赢喝彩 
“如果你没时间来听音乐,我们就把音乐送到你的身边。”作为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的艺术总监,十年来,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的脚步已经从二环内走到了六环外,无论社区学校、机关单位,还是冬奥组委和人流如织的地铁站,甚至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只要搭起一方舞台,吕思清的琴声总会在那里响起。昨天,五一劳动节到来前夕,大剧院五月音乐节“走出去”首场公益演出来到了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吕思清携手大剧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为忙碌的建设者们送去了音乐的祝福。
整场音乐会在合唱团一曲改编过的河北民歌《回娘家》里拉开序幕。“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的俏皮旋律还被合唱团加上了“叽叽”、“嘎嘎”的“叫声”,热闹滑稽的场面一下子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大剧院八重奏也带来了鲍元恺《炎黄风情组曲》中独具河北特色的选段“小放牛”。“这场演出的曲目安排,我们是花了心思的。”国家大剧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佳琛介绍道,“我们希望能让建设者在他们觉得亲切的氛围中,感受到高雅艺术的魅力。”
随后登台的吕思清特地带来了1699年制作的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当维瓦尔第《四季》“春”和《梁祝》的旋律从他的琴弦上倾流而下,观众们纷纷举起手机,录下了难得有机会亲眼一睹的演奏。曲终,大家起立鼓掌,掌声中的热情让吕思清很是感动。“起立鼓掌现在在国内的剧院还比较少见,这对演奏者来说是最高的赞赏,说明他们由衷地欣赏你的表演。”吕思清希望,将来等到雄安新区建成后,能再来这里演出,“一座雄伟的城市应该有美好的音乐。”
“能在自己参加建设的地方听到这样的演奏,感觉真的非常不一样。”来自中建三局雄安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赵龙说出了许多建设者的心声。演出的返场环节,合唱团带着全场观众一起唱响了《我和我的祖国》,建设者们的歌声为这首乐曲赋予了别样的力量。
“虽然一直从事艺术工作,但这么多年,我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国家大剧院艺术家和吕思清老师。”容城蓝草艺术学校工作人员白雨溪激动地落下了眼泪,“希望以后我们能有更多机会,在家门口就看到这么好的演出。”
接下来,五月音乐节期间,另外19场公益演出将继续“走出去”,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基层社区、街道小学、医疗机构等地的观众,送去近在咫尺的音乐体验。

五月音乐节管乐唱主角
“走出去”的“先声”已至,2019年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的脚步越走越近。从明天起至5月18日,18场汇聚了中外名家名团的音乐会将陆续登台,为观众们一展管乐的独特魅力。
管乐在大乐团中不可或缺,但论认知度,比起弦乐器,管乐还是“冷门”了许多。其实,管乐器的种类繁多,因为材质与发音方式的差别,不同管乐的音色与表现力可谓千变万化,尤其在室内乐中,性格各异的管乐可以充分发挥出它们各自的独特个性。在去年带领观众一探小提琴的魅力后,今年,五月音乐节把目光投向了这片大家相对陌生的领域。
“我们作为管乐手,很少有机会能够成为舞台的主角,五月音乐节这18场演出,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比一整年的演出场次还要多了。”单簧管演奏家王弢说,“我们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观众全面地聆听和了解管乐。”
在今年的全部18场演出中,有11场音乐会都着眼于展示管乐器的独特魅力。保罗·梅耶、嘉博·博德斯基、吴巍、戴中晖、王弢等中外管乐名家将联手波士顿铜管五重奏、中国圆号重奏团、戴中晖小号重奏团、北京交响乐团室内乐团、荷兰巴洛克古乐团等知名乐团,以独奏、重奏、协奏、二重协奏等丰富多样的组合方式,展现小号、长号、圆号、大号、富鲁格号、单簧管、双簧管以及长笛、牧童笛、笙、唢呐、管子、埙等各具特色的东西方管乐器。闭幕音乐会上,名列“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一直以铜管著称的费城交响乐团将再度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由“费交”和大剧院分别委约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的《庆典序曲》和《九色鹿的故事》都将在本场音乐会上迎来世界首演,女高音歌唱家雷佳也将献上“一饰多角”的精彩表演。
除了以管乐为主角的音乐会,五月音乐节还特别策划了管乐和其他乐器的“花式”碰撞。5月3日的开幕GALA上,多位享誉国际的管乐名家将展现管乐器与不同乐器的组合,双簧管演奏家刘明佳就将与吕思清搭档,演奏一首巴赫的双协奏作品。
此外,刚刚签约国家大剧院驻院艺术家的琵琶演奏家吴蛮将与中外管乐名家携手,用琵琶、唢呐、尺八、长笛等乐器,演奏《新阳关三叠》《百鸟朝凤》等曲目。
享誉国际的爵士歌手小野丽莎与爵士乐队将亮相5月18日的“午夜玫瑰”,为本届五月音乐节浪漫收尾。
(记者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