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2018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开幕

歌剧电影放映进入“常态化”

北京晚报
(记者高倩)巨大的银幕上,世界著名歌唱家多明戈与和慧饰演的一对父女歌唱着对和平的美好愿望,环绕在观众耳畔的,还有郑明勋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带来的威尔第的优美旋律——时光仿佛在漆黑的歌剧院内倒流,回到了三年前大剧院版《西蒙·波卡涅拉》首轮登台时那个令无数乐迷心旌摇荡的夜晚。昨天上午,国家大剧院制作的4K歌剧电影《西蒙·波卡涅拉》在歌剧院上演,正式为“2018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开幕。
从2016年国际歌剧电影展创立以来,两年间,7家助阵的国际一线歌剧院都带来了自己的诚意之作。电影展在全国10个城市放映近500场,用公益低票价让近4万名观众走进家门口的影院看歌剧。今年,国际歌剧电影展将持续至10月31日,来自中国国家大剧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西班牙马德里皇家歌剧院4大知名剧院的13部电影将在全国10个城市、17家影院的黄金时段播放265场。除了开幕影片《西蒙·波卡涅拉》,国家大剧院还将展映重现红军征程的《长征》、讲述中国古人智慧的《天下归心》、重现约翰·施特劳斯音乐往事的《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三部影片。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则带来了《梦游女》《采珠人》《叶甫盖尼·奥涅金》《罗密欧与朱丽叶》四部歌剧作品。英国皇家歌剧院参展的作品为《灰姑娘》《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以及鲜少上演的《阿德里亚娜·莱科芙露尔》。西班牙马德里皇家歌剧院将为中国观众呈现享誉世界的著名歌剧《蝴蝶夫人》《茶花女》。
本次影展将继续坚持低票价,观众只需花上40元至100元不等的价格,就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歌剧。在影片放映的同时,艺术家见面会、专家讲座、电影映后谈等活动也将陆续与观众见面。

快评
歌剧电影的机遇与挑战
高倩
在今年的国际歌剧电影展中,作为主办方的国家大剧院分别与“首都之星艺术影厅联盟”、北京电影学院签订了协议。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观众只要走进“首都之星艺术影厅联盟”及其联盟影院,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排片表中找到一部好看的歌剧电影不会再是大海捞针。在院线里,歌剧电影的放映将会变得定期和“常态化”,随之而来的还有面向观众普及歌剧艺术的专题讲座、导演和演员见面会等活动。“我们想帮助解决电影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观众的需要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海峰说。
近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尽管歌剧电影永远无法与商业片在票房上争夺高下,但它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和需要——歌剧电影更少受到时空的限制,相对于剧场中的演出,票价也更加低廉,镜头的变化还能给观众带来许多无暇在剧场内捕捉和回味的细节。对于很多徘徊在“高雅艺术”门槛外的观众,歌剧电影是绝佳的入门选择。歌剧电影会在社区、学校、商业区等许多地区放映,让不同的观众群体都能了解歌剧艺术。考虑到歌剧对音响的要求极高,“首都之星艺术影厅联盟”挑选了旗下硬件设施最过硬的影院,票价上却仍旧坚持公益惠民。“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走进影院来欣赏歌剧”,张海峰说,“‘首艺联’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艺术类的电影走进大家日常生活。”
歌剧电影放映的“常态化”还意味着要有更多的可供展映的作品,作品的拍摄更离不开专业的电影人才。过去的几年里,北京电影学院拍摄过歌剧电影《白毛女》,还与国家大剧院合作完成了歌剧《长征》的电影制作。“我们和国家大剧院的合作主要关系到导演系和声音学院的后期制作。每年我们可以拍一到两部”,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用“未来可期”四个字来形容成为一种趋势的歌剧电影,“我们还设想,让大剧院成为电影学院在校学生的教学、实践、创作基地,让舞台设计、导演策划这些专业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我们还希望戏剧表演方向的学生能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大剧院来演出。”
歌剧电影的拍摄对习惯了舞台表演的艺术家们来说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8月3日,大剧院原创中国红色经典民族歌剧《金沙江畔》刚刚结束了又一轮演出,用不了太久,观众们就可以在影院中欣赏到这部作品了,比它更早见诸银幕的,还有在6月份落幕的大剧院版瓦格纳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据导演侯克明介绍,要完成一部歌剧电影,一般需要拍摄4至6次,“我们8月3日拍特写镜头,晚上离开剧院的时候已经快12点了。”在《金沙江畔》中饰演“卓玛”的女高音歌唱家王喆已经参加过两次大剧院歌剧电影的拍摄,对“镜头”的威力深有体会,“我们之前拍《长征》的歌剧电影,第一天,额头上的疤是朝左边的,第二天,化妆师又让它朝右边了。”这些在舞台上无伤大雅的细节,到了电影镜头里就成了再明显不过的穿帮,“但是第二天声音的状态又特别好,我们就需要这个,最后没办法,是后期一帧一帧把那条疤修到左边来的。”此外,歌剧电影对演员实力的要求甚至比舞台上还要苛刻。王喆在《金沙江畔》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当“卓玛”听闻“金秀”牺牲时,剧中有一段张力十足的哭戏,怎么平衡“哭”和“唱”成了大问题。“我们一般会避免在演出时让自己情绪波动特别大,它会影响你的声音和演唱,但在电影里,如果情绪不饱满,又觉得不到位,这对歌剧演员来说是很大很大的考验。”可以预见,随着歌剧电影的“常态化”,艺术家们怎样在保持演唱水平的同时提高戏剧表演的能力,也会成为一个“常态化”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