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贾科莫·普契尼
挥:马可·阿米利亚托
电影导演:马里奥·加斯
演:埃尔莫内拉·贾霍、豪尔赫·德·莱昂 等
言:意大利语
出 品 方:西班牙马德里皇家歌剧院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的日本长崎海港。巧巧桑(蝴蝶夫人)是一位天真、纯洁、活泼的日本姑娘,她为了爱情抛弃传统和信仰,嫁给了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婚后不久,平克尔顿返回美国,一去杳无音信。但是巧巧桑深信他会回来,日日眺望着港口,期盼丈夫归来。在平克尔顿离开的这段时间,巧巧桑生下了他们的孩子。三年之后,平克尔顿带着他的美国妻子重回日本,并且要带走他和巧巧桑的儿子。美好的幻梦已成泡影,悲痛欲绝之下,巧巧桑拔出父亲留下的短剑在房间中自刎,结束了自己浪漫悲情的一生。

曲目赏析:
序幕:“父亲的哀伤”(费耶斯科,男低音咏叹调)

  这是威尔第歌剧中最重要的男低音咏叹调。在序幕中,当保罗讲述完有关玛丽娅的故事后,广场上的船工和水手纷纷退去,费耶斯科在一片阴郁的气氛中登场。伴随低音声部粗粝的柱式和弦,全曲以A大调的3/4拍节奏进入。这首二部曲式的咏叹调,前半部分展现了费耶斯科的悲愤,后半部则是对自身悲剧性命运的述说。此时,他那被囚禁的女儿玛丽娅刚刚气绝,身为父亲的费耶斯科更是悲愤交加。此外,这首咏叹调,也提示了他与主人公西蒙·波卡涅拉贯穿全剧的关系纠葛。

第一幕:“晨光中,星星与大海在微笑”(阿梅莉娅,女高音咏叹调)
  这是一首9/8和6/8拍节奏转换具有法国风格的咏叹调。在咏叹调开始前,管弦乐团在以更加迅捷轻盈的步调模仿第一幕前奏曲中的“海景”片段。在晨曦与波光交错的场面下,西蒙·波卡涅拉的女儿阿梅莉娅正在格里马尔迪伯爵家的庭院翘首等待恋人阿多诺出现。此刻已是序幕后的25年,阿梅莉亚用隐晦的唱词和略带伤感的情绪,唱出她叵测的身世,同时作为一位地位卑微的孤儿,她也借助此曲表达了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我没有忘记自己贫贱的家,但在这庄严的冷宫中,爱情在向我微笑!”此后,她以一段具有舞曲节奏的明快短歌,唱出其对阿多尔诺真挚的爱恋。

第一幕:“女儿啊,只叫这名字就心跳”(西蒙·波卡涅拉、阿梅莉娅,二重唱)  点击试听
  这首二重唱出现在全剧剧情最为重要的时刻:那就是西蒙·波卡涅拉终于与自己的女儿阿梅莉娅相遇并相认。原本,西蒙希望撮合阿梅莉娅与自己的亲信保罗成婚,但通过阿梅莉娅对其身世的讲述,西蒙骤然意识到,原来她就是其失散多年的女儿。父女二人在管弦乐喷薄出的狂喜音乐下紧紧相拥,彼此呼唤着对方。这之后,西蒙以爽朗的情绪唱出:“女儿啊,只叫这名字就心跳,天堂的大门仿佛对我敞开”。在4/4拍的节奏中,西蒙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二人的旋律交汇,同声共吸,彼此交织,以感人肺腑的姿态唱出:“我们永远秘而不宣的幸福,只有上天知道。”

第一幕:“平民、贵族啊!”(西蒙·波卡涅拉,男中音咏叹调、重唱、合唱)   点击试听
  总督宫殿内的大议会厅,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纷争即将酿成一场暴乱。此时作为执政官的西蒙·波卡涅拉挺身而出,在女儿阿梅莉娅的引导下,唱出了这首行板速度,威严而不失动情的咏叹调。在其前半部分,充分体现出西蒙作为一位政治领袖的非凡魅力,孔武有力的歌声制止了剑拔弩张的对抗者。之后,他又温厚动情地演唱出:“我为你们哭泣,为和平的热那亚海岸哭泣……我呼唤和平!我呼唤真爱!”。受其感召下的与会双方终于平息怒火,阿梅莉娅唱出抒情的曲调,费耶斯科和阿多尔诺也加入其中,与合唱声部并肩将乐曲引向成为一首和平赞歌,昭示了作曲家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祈福。

第二幕:“心中熊熊烈火燃烧”(阿多尔诺,男高音咏叹调)
  在西蒙·波卡涅拉的住所,其亲信保罗透露出妄图谋反的意图,在策动费耶斯科未果后,便对阿多尔诺谎称她的恋人阿梅莉娅被西蒙霸占。被蒙骗的阿多尔诺勃然大怒,唱出这首剧中唯一的男高音咏叹调。此曲同样以二部曲式构成,在弦乐宛如火舌般蹿动的音型过后,先以快速、猛烈的表情唱出他的狂怒,并扬言将置西蒙于死地。但此后音乐情绪突然转变,阿多尔诺陷入了怀疑和矛盾,在双簧管的引导下,唱出一首祈求怜悯的挽歌,希冀上帝能够保全阿梅莉娅的纯洁。

第三幕:“我哭泣,只为通过你听见了上天说的话”(费耶斯科、西蒙·波卡涅拉,二重唱)
  叛乱已经被平息,在执政官的宫殿内,此刻这对保持了25年关系纠葛的翁婿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将仇恨演变成彼此的怜悯。以广板的速度,在弦乐深邃的三连音铺陈下,费耶斯科唱出了意味深长的曲调,并以自责的口吻宽恕了西蒙,而后者则在不断攀升的半音音阶下,唱出“你的宽恕将成为我心灵的慰藉”,成就了威尔第歌剧中鲜有的男性角色间的感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