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全男班”,让莎翁在阳刚中复活

TimeOut北京

(作者 刘思瑶)公主沦为牧羊女,与王子邂逅——这是莎翁的《冬天的故事》;两颊须根发青的男子穿着裙子扮公主与王子邂逅?这是四百年前该戏最初被演绎的模样。恢复“全男班”演出制,让莎翁在一派阳刚中复活,穿越历史感受莎翁戏剧最原初的魅力,这就是英国普罗派拉莎士比亚剧团巡演最美妙的意义。

男性主宰舞台,动力十足

“在这个时代,电视和电影太不利于人们的想象力,我们正在弥补这一点的不足。”英国普罗派拉莎士比亚剧团的演员西蒙·斯卡菲德这样对记者说。在《冬天的故事》里,西蒙饰演王后,这个三十多岁的秃顶男人,要迅速地在女角演员更衣室里,在衣服里塞入一个大枕头,因为登台之后,他将成为身怀六甲的王后。

这就是普罗派拉莎士比亚剧团看起来最直观的特点——“全男班”。虽然都是男性演员,在后台,他们仍然会被区分为男性角色、女性角色两种更衣室,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尊重。关于男女角色反串,西蒙认为,表演有两种。一个是假装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一个是告诉人们它就是假的。“就像木偶戏,一种台上只见木偶,一种是操纵者也出现在台上,告诉你他正在表演。我们是后者。”

实际上,这种表演形式恰恰是莎翁戏剧在创作之初时,英国舞台上最为常见的表演形式。而恢复这一形式的想法,则来自导演爱德华·赫尔。那是二十年前,于水磨坊剧院执导《奥赛罗》时,因为剧场空间不足以充分释放莎翁作品的能量,爱德华试图启用莎翁的传统演出方式——全部角色起用男演员——此后成立了普罗派拉莎士比亚剧团。“普罗派拉的意思是螺旋桨,动力十足。

”的确,由十足的男性主宰的舞台,必将动力十足。
虽然建团时间不久,该团还是获得了英国巴克莱剧院最佳导演、最佳巡演作品,以及纽约奥比奖、英国戏剧管理协会奖最佳巡演作品等荣誉。《纽约邮报》称其为“古往今来最大胆、最聪颖、生动得无以言表的莎翁剧。”英国《卫报》则称《冬天的故事》“给人以寒颤中的快感”。

此次来京演出,普罗派拉莎士比亚剧团将带来《亨利五世》、《冬天的故事》两部作品。显然,这是两部完全不同风格的戏剧,一个风格明快直白,一个细腻私密。

对此爱德华十分得意,“莎翁的作品让人惊艳的地方不是雷同,恰恰是这种巨大的反差。”爱德华特别申明,希望带给北京观众悲喜剧交加的感觉。“尤其是《冬天的故事》,很少被排演。我总觉得这个戏名像伊丽莎白时代的老妇人说,让我们在壁炉旁坐下,讲个故事。这部戏中的嫉妒比《奥赛罗》更纯粹。”

此外,普罗派拉莎士比亚剧团对演员的角色分配也很有创造性,“你能想象扮演理查三世的演员扮演《仲夏夜之梦》中的泰坦妮亚吗?但效果非常好,因为角色的反差给两部戏都带来了活力,看同一演员在两部戏中的不同表演也成为观剧的乐趣。”

反串不是重点,表演才是戏核

如果没有这次普罗派拉莎士比亚剧团的演出,也许当代的人们很难再感受到莎翁当年剧作登台时的奇妙体验。“全男班”并不仅是男女反串,在爱德华看来,性别转换让表演更有力度。比如《第十二夜》中薇奥拉说“我不是我”时,男演员扮演的伪装成男孩的女孩,让观众瞬间陷入性别迷乱。但反串不是重点,表演才是戏核。

此次即将在《冬天的故事》中同时饰演公主的西蒙·斯卡菲德,在被人问及如何从女性的角度饰演角色时说道,“是的,我不是女人。我没有结过婚,也没有孩子。

我没有女性经历的那些情感。我只能通过阅读一些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来揣摩,激发自己。但在表演中,最难的不是演一个女人的性别,而是一个角色的性格。”

西蒙聊起曾经排练的过程,因为沉浸角色过于悲痛,那些掉泪的表情被导演要求删去,“忠实地表达莎翁的精神,但不可画蛇添足。”没错,反串并不是难点,跟一般戏剧一样,塑造角色才是重点。

和西蒙饰演对手戏牧羊人的詹姆斯·塔克提及最初登台,不禁莞尔。“刚上台非常紧张,不知道观众会不会笑,可是你得信任观众,凭借他们的想象力和我们的表演,这部作品被激发出不一样的活力。至少演出和排练时,男女主角可以有更多的肢体接触,我是说,对‘女演员’可以更大胆一点。不是拿反串来搞笑,我们其实很尊重反串演员的角色属性。”

抛开性别不谈,为了加强《亨利五世》表演的逼真程度,爱德华还特别请来英国陆军对演员进行三次军事训练。在克莱芬进行体能训练,学习如何在炮火中冲锋,匍匐前进,救治伤员等等。该剧的舞美设计更犹如野战现场,沟渠、障碍、沙坑、兵营和英式堡垒,将一一在舞台呈现。《冬天的故事》则完全还原了莎翁作品中的时代感,那些发生在夜晚的场景里,大量的蜡烛被搬上舞台,人们在摇曳的烛光下弹奏钢琴,浪漫的场景让人神往。

最后,尽管如此还原莎翁戏剧,爱德华仍然笑着感慨,“每当读到《冬天的故事》里那句著名的舞台导语,‘在黑熊的追逐下退场’,我还是忍不住要遥想,当年舞台上到底发生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