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观游览 > 艺术展览 > 往期展览
贝多芬的钢琴世界——纪念贝多芬逝世190周年
展览时间:2017/03/16-2017/06/16
展览地点:艺术资料中心环廊
  • 展览介绍
  • 展厅实景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音乐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人物之一。他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创立了属于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贝多芬是由古典主义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跨进的一座桥梁,是屹立在18、19世纪之交的一座音乐丰碑,他通过无比苦难的音乐创作,给全人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贝多芬的作品以富有英雄性、戏剧性和思想性而闻名。贝多芬用伟大心灵和超凡灵魂,支撑起庞大的、坚实的音乐构架,并使其充满无限活力与张力。正如他自己所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精神爆发出火花。”他的一部部杰作像一盏盏灯塔,对欧洲音乐创作乃至为全人类的团结、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就这一点而言,“乐圣”这个称号贝多芬当之无愧!

维也纳的贝多芬雕像

贝多芬的生平及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是一个典型的神童音乐家。音乐上的早慧让他在八岁时就以钢琴家的身份出现在听众面前,12岁时就被人拿来同名垂青史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相提并论。17岁时,贝多芬第一次去维也纳专门拜访莫扎特,用其充满灵感和气势的钢琴演奏使莫扎特在他的琴声中听到了无穷的创造力和灵感,并给与了极大的肯定。贝多芬创作了大量不朽名作,钢琴音乐作品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贝多芬的钢琴音乐创作形象丰富多彩,比如:短小精致的《献给爱丽丝》、不拘形式的《钢琴幻想曲 Op. 77》、自由变化的《六首钢琴小品,Op. 126》,但是最著名的还是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共留下有编号的钢琴奏鸣曲32首。这些钢琴奏鸣曲虽然建立在海顿、莫扎特所奠定的多乐章结构之上,但贝多芬融入了自己对所处时代的历史感受、精神诉求和社会认知,通过体裁革新与发展,加强了钢琴奏鸣曲的戏剧性,扩大了钢琴演奏音域,提高了演奏技巧与力度对比,形成了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风格。这些钢琴奏鸣曲风格各异,兼具开创性与经典性,在钢琴艺术史上成为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彪罗曾巧妙地赞誉它们为“新约圣经”。关于贝多芬作品时期的划分在学术界至今保留争议,比如《格罗夫辞典》将其全部作品分为四个时期。对于钢琴奏鸣曲,本展览参考笔者观点,选用三个时期进行分类,即:早期、中期和晚期。


13岁时的贝多芬、青年贝多芬、中年贝多芬(1815年)、晚年贝多芬(1823年)

(一)创作早期
这一时期,贝多芬处于一个学习、继承、摸索与创新的阶段中。一方面,他延续了巴赫、海顿、莫扎特惯用的奏鸣曲创作模式,继承了他们质朴、严谨、富哲理性的风格,同时在旋律处理上,明显带有海顿的影子,同时还吸引了莫扎特的深情,形成了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另一方面,他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奏鸣曲的新形式,比如在传统三个乐章模式中加入小步舞曲或诙谐曲,对传统奏鸣曲中快、慢、快的曲式结构进行调整,在作品内涵方面加入新元素等,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构成贝多芬音乐的强烈感染力。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波里尼呈献)

三首钢琴奏鸣曲,Op.2(1793-1795)
1792年,在得到海顿认可和鼓励后,贝多芬来到维也纳,并立刻跟随海顿学习。不过,他们的观点和相处却并不融洽,于是贝多芬又拜入当时颇有名望的音乐大师门下,包括约申克、萨列里、阿尔布雷希茨贝格等人。他不但学习到当时最先进的音乐理论,而且体会了前辈们的音乐实践经验。除了三首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重奏、一首弦乐五重奏和两首钢琴和大提琴奏鸣曲,作品2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也出自这个时期。它们大胆、有力,流露出青年贝多芬在初到维也纳时对自己钢琴演奏才能的充分自信。这三首钢琴奏鸣曲各自拥有四个乐章,在第二首A大调与第三首C大调的第三乐章中,贝多芬首次用谐谑曲代替小步舞曲,这一创新在他未来交响乐创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三首奏鸣曲音乐风格迥异,与当时作曲家单一的创作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于是,贝多芬年纪轻轻便因多样化的音乐创作风格,受到了世人瞩目。


点击查看:郎朗演绎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

两首浅易钢琴奏鸣曲,Op.49(1795年-1797年)
根据伦敦大英博物馆所藏草稿簿判断,这两首小奏鸣曲应为1795年或隔年所构想。其中第二首G大调于1796年最先完成,第一首g小调则拖到1797年才完成。两曲于1805年1月出版,皆无题献,出版标题是“两首浅易奏鸣曲”。从内容来看,两曲单纯易于演奏,因此有人认为它们是为学生写的练习曲。也许这是事实,因为至今这两首乐曲依然被当作初学者的练习曲频繁为人演奏。不过,这并不妨碍两曲成为音乐之美非比寻常,同时兼具浓郁艺术气息的佳品。第一首g小调,写作手法简洁、风格朴素,更接近莫扎特的钢琴风格。第一乐章是贝多芬少有的慢奏鸣曲式的范例,主题表情低沉哀愁,但旋律优美,有风琴般的音色,闪耀着杰出的音乐凝聚力。第二首G大调较第一首更加简单、单纯,气氛明朗、活泼、充满情趣。

降E大调第四号钢琴奏鸣曲,Op. 7(1796-1797)
1796年,贝多芬的事业逐渐有了起色,他先后在布拉格和布达佩斯演出,途经纽伦堡、莱比锡和柏林等地。同年11月,他来到布拉迪斯拉发,在凯格勒维茨宫逗留期间,贝多芬创作了这首奏鸣曲,题献给他的学生、匈牙利贵族凯格勒维茨的女儿巴巴拉,因此这首作品带有《所爱的女郎》的标题。从乐曲的构想规模与实质的内容来观察,本曲也可以看成是刚出版完作品2之后的贝多芬,鼓足干劲再接再厉之作。事实上这首奏鸣曲不但形式规模比作品2大,内容也更加具有力感。乐章数目与作品2一样是由四乐章所构成。


匈牙利贵族凯格勒维茨和他的女儿巴巴拉

三首钢琴奏鸣曲,Op.10(1796-1798年)
同样也是在1796年,贝多芬出现了耳疾的先兆,而且逐渐恶化,他描述道:“耳朵里常闻低鸣和呼啸”。耳疾限制了他同外界的交往,妨碍了他的钢琴演奏。作品10的三首钢琴奏鸣曲,大约作于1796年至1798年夏天之间。同期创作的作品还包括三首弦乐三重奏,Op. 9、三首小提琴奏鸣曲,Op. 12以及小提琴与乐队浪漫曲,Op. 50。另外,贝多芬作于1795年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也修改完成,并于1798年首演。
作品10这三首乐曲类型不同,特点鲜明:从形式上看,第一首c小调与第二首F大调都是三乐章,第三首D大调采用了外型壮观的四乐章结构;从内容上来看,第一首与第二首以生动活泼的乐念做明快的组合,第三首则属于戏剧性与浪漫性相结合。可以看出,贝多芬一方面在思考如何在奏鸣曲中作到结构简洁与内容充实兼备,一面又想摆脱旧式风格的约束。一般认为D大调是作品10的三曲中最优秀的一曲,尤其是第二乐章“忧伤的最缓板”更是贝多芬以往未曾写过最感伤的音乐。贝多芬曾向他的门生辛德勒形容本乐章说:“这是企图用各种光影的色调,来描绘悲痛之人的心理状态。”

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Op.13“悲怆”(1798年)
1799年,贝多芬发表了“悲怆”奏鸣曲。由于它的草稿是与作品9-1与9-3的草稿混在一起出现的,所以一般认为它是在1798年前后完成的。当时,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不但征服了世界,亦征服了贝多芬。然而,此时耳聋在贝多芬身上开始实施酷刑。贝多芬创作了这部作品献给好友卡尔·冯·里希诺夫斯基亲王。同时他也写下这样的一封信:“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来我一直躲避着任何交际,因为我不能和别人交谈,我更不能告诉别人我是聋子……对于任何人来说耳聋都是一个不幸,而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怎么能忍受而不致绝望?”
“悲怆”仿佛是贝多芬前半生的写照,反映了作曲家内心孤独但又不向命运低头执着的性格。该曲因为戏剧化、优美的曲调而广为人知,特别是本曲的第三乐章,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中首次使用了回旋曲式。另外,第三乐章中有好几个段落都带着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由于演奏技巧并不艰深,该曲得到了大量演奏机会。可以说,“悲怆”是筑就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顶点的杰作。

两首钢琴奏鸣曲,Op.14(1798-1799年)
作品14的两首钢琴奏鸣曲,推测创作于1798-1799年之间,一般认为与“悲怆”为同时期作品,而后在1799年出版。这两首奏鸣曲小而整洁雅致,由此可见贝多芬当时除大型奏鸣曲以外,也写作精巧紧凑的作品,以各种巧思不断来丰富奏鸣曲的形式内容。或许在当时,它们并非特别显眼,但音乐所流露出来的自然手法,本身就具有难以割舍之美。贝多芬的门生辛德勒曾说过:“这是一般人不太知道的,内容最丰富、最杰出的乐曲。两首奏鸣曲都没有慢乐章,从而形成了简洁紧凑的形式。其中,第九号钢琴奏鸣曲曲风明快,第二乐章兼具有徐缓乐章与谐谑曲的性格。第十号钢琴奏鸣曲内容浅易,优雅可爱,在日本被戏称为“夫妻吵架”,乐曲极具亲和力。


被戏称为“夫妻吵架”的第十号钢琴奏鸣曲

降B大调第11号钢琴奏鸣曲,Op.22(1800年)
从1800年起,贝多芬在创作上很自然地逐渐脱开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显示出旺盛的创作力。他于1799年动笔创作的《第一交响曲》此时已经完成,4月2日在宫廷剧院(Hoftheater)首演。贝多芬在创作这首奏鸣曲的同时,还创作了作品18的弦乐四重奏。1800年12月15日贝多芬寄给出版商的信中,已列举出许多新作,其中最后一首就是第11号钢琴奏鸣曲。贝多芬似乎对它非常满意,他曾在寄给出版商的信中要求,本奏鸣曲要与七重奏曲(Op. 20)和第一交响曲具有同等价格,而且他还在附注写到:“这是一首非常卓越的奏鸣曲。”本曲再度回归四乐章制,洋溢着奔放情感,充满舒畅愉快的青春气氛,巧妙融合了情感、结构与钢琴效果。此类风格的作品,本曲属于最后一首,可以说是贝多芬对早期风格的总结之作。接下来贝多芬便开始以全新的构思进行各种创作尝试。


第11号钢琴奏鸣曲曲谱

(二)创作中期
17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思想自由、个性发展思想和反对封建传统、宗教束缚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浸润到贝多芬的意识中。对真、善、美的呼唤和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和抗争,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成为贝多芬中期所有音乐作品的主题。为表达这种主题,贝多芬根深蒂固地置身于现实中。他谱写的东西,记录着他的良知,凝聚着他的理想,塑造着他的全部思想历程,是他人格力量的物化。中期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和关键时期,他努力探索扩展奏鸣曲的表现力和套曲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

降A大调第12号钢琴奏鸣曲,Op.26(1800年-1801年)
1801年,贝多芬童年时的好友斯蒂芬·冯·布鲁宁来到维也纳,斐迪南·里斯也在此时抵达,并且成为贝多芬的学生之一。贝多芬首次在写给好友弗朗兹·格哈德·魏格勒(6月29日)和卡尔·阿曼达(7月1日)的信中提到耳聋的症状。研究显示,本曲各乐章是从1800年起单独创作,于1801年全部完成。不过本曲第一乐章的构想,早在1795年起至1796年左右的草稿中已经出现过,而且据说,终乐章原来也不是为本曲而作。换言之,贝多芬是在1801年才想到要将本曲整理成这样。无论如何,本曲表明贝多芬向浪漫表现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显示出贝多芬作曲风格变得更为圆熟、更为奔放。它放弃了曲式第一的观念,大胆创新:第一乐章为行板,第二乐章为快板,第三乐章为慢板,打破了以往的传统结构,在音乐中融入了崭新的内容与生命。


法国新锐钢琴家 让-马克·路易沙达呈献贝多芬、肖邦作品(点击订购该场演出>>

两首幻想曲风奏鸣曲,Op. 27(1800年-1801年)
作品27包含两首钢琴奏鸣曲,大约作于贝多芬30岁前后,也就是最初的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曲问世的时候。此时正是贝多芬以作曲家身份高歌猛进的时期。两曲皆题为“幻想曲风奏鸣曲”,充分说明了贝多芬想赋予其的音乐性格与趋向。这一时期,贝多芬常在钢琴奏鸣曲中进行各种尝试。其中,降E大调第13号钢琴奏鸣曲没有任何一个乐章是奏鸣曲式,在自由表现中不断捕捉内在激昂情愫,充分展现了“幻想曲风奏鸣曲”的意味。从这首奏鸣曲开始,贝多芬独特的乐曲结构终于清晰的呈现出来。
如果非要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选一首知名度最高的话,那么作品27中的第二首“月光”奏鸣曲应该是当仁不让的。据说“月光”一词,缘于诗人莱尔斯塔对本曲第一乐章的形容:“犹如在月光闪耀的瑞士琉森湖上,随波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本曲第一乐章贯彻了幻想即兴的柔软抒情,而第三乐章的奏鸣曲式结构非常出色,热情奔放,这是此时钢琴奏鸣曲中前所未见的。有人认为,此曲正是贝多芬对他的学生朱丽叶塔•库恰蒂的爱心写照。

巴西著名钢琴家·欧蒂斯呈献“月光”(点击查看演出回顾>>

D大调第15号钢琴奏鸣曲,Op. 28 “田园”(1801年)
“田园”中没有“月光”第三乐章那样奔放的激情,无论形式与内容都十分温和与平静。把主观性强烈的世界与客观性冷静的世界放在同一时期分别产生两种不同作品的做法,是贝多芬作曲上的一大特色,譬如《第五交响曲》与《第六交响曲》就是其典型的曲例。本曲再度回到传统的四乐章构成,由舒畅的情绪所连贯。虽被称为《田园》,但却并非贝多芬亲题,而是由汉堡的出版商在1838年以“田园奏鸣曲”的标题出版以后才有的。由于当时非常流行田园风,所以这大概是出版商的一种商业策略吧。

三首钢琴奏鸣曲,Op. 31(1802年)
构成作品31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是1801年起至隔年一起平行作曲,于1802年初完成的(至少已大致完成)。这一年也正是贝多芬写下“圣城遗书”之年。因耳疾的恶化并经医生的建议,贝多芬迁居到维也纳郊外的圣城海里金史塔特,意图靠当地矿泉水浴,治疗自己日益严重的耳硬化症。
作品31号的第一首G大调除了按照传统的快-慢-快来写成三个乐章以外,还形成了特别鲜明的戏剧性对比,具有古典明快的结构与明朗优雅的内容。第二首d小调是三首奏鸣曲中最具特色的一首,一般称为“暴风雨”。有一次辛德勒向贝多芬询问有关其的诠释关键时,贝多芬曾告诉他去阅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这也是这个别称的由来。全曲充满异样紧迫阴郁的戏剧气氛,曲思也变得非常大胆。而且本曲三个乐章都是采用奏鸣曲形式,也算是其特色之一。第三首降E大调是三首作品中唯一拥有四个乐章的,而且结构也稍有不同,不但没有一个乐章是徐缓乐章,而且在第二乐章奏鸣曲式的谐谑曲后,又在第三乐章接续一首小步舞曲。整个乐曲充满明朗活泼的气氛,其卓越的钢琴效果与紧凑的乐念已超越早期的明朗风格。


陈萨演绎贝多芬的第17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点击查看视频>>

C大调第21号钢琴奏鸣曲,Op. 53 “华尔斯坦”(1803年-1804年)
1802年写下遗书之后,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学观重拾信心,认为“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于是,他于1803年回到了维也纳,乐思泉涌,写下了第三号“英雄”交响曲,原本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贝多芬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为“英雄”。同年,他又写出了极为出色的“克罗采”。除致力创作这些作品外,贝多芬也脱离了早期风格,筑起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在1804年完成的“华尔斯坦”中使用了雄伟壮观的构图、乐念丰富而富有抒情性,演奏技巧华彩壮丽,制造出宏伟的演奏会效果。本曲原计划写三个乐章,贝多芬想在第二乐章中放入回旋曲式的行板(F大调),但如此一来全曲会变的过于冗长,因此他接受忠告重写了极慢板导入部放在现在第二乐章的开头。被省略掉的《行板》,后来于1805年以独立的小曲出版,1807年发行时又赋予《可爱行板》的名称。


张昊辰演绎贝多芬的第21号钢琴奏鸣曲“华尔斯坦”(点击查看视频>>

F大调第22号钢琴奏鸣曲,Op. 54 (1804年)
这部作品是1804年贝多芬利用歌剧《费德里奥》的创作间隙写成的。由于夹在“华尔斯坦”与“热情”两大奏鸣曲之间,所以使得这首小型的奏鸣曲略显黯淡,而且对其的负面评价居多。本曲有两个乐章,形式自由,曲思上清淡素雅,完全不同于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贝多芬这么写,或许是希望对这种两乐章奏鸣曲做出积极尝试,或许是想要在奏鸣曲的结构与内容上注入新风格。

f小调第23号钢琴奏鸣曲,Op. 57 “热情”(1804年-1805年)
“热情”的乐思在“华尔斯坦”奏鸣曲中就已经出现。“热情”写于1806年夏季,但也有人认为更早一些,1804年就着手写作了。据说,当时贝多芬在和学生利斯的散步路上,口中一直哼着一个曲调。他说:“这是我想到的一首奏鸣曲最后快板乐章的主题。”进屋后,贝多芬连帽子也来不及脱,直奔钢琴弹奏这个崭新的乐章达一小时以上。最后他对利斯说:“今天我不能给你上课了,我还需要工作。”具有超凡脱俗气质的《“热情”奏鸣曲》终乐章就这诞生了。本曲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表现压抑的情绪和对光明的渴望;第二乐章揭示了英雄的意志通过沉思又坚强起来,继续与苦难进行顽强的搏斗;第三乐章展现了沸腾的斗争意志,百折不挠的气势。“热情”是贝多芬奏鸣曲创作中最杰出的一部。其生动而深刻的音乐形象,概括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人民反对封建,反对侵略的英雄面貌。

升F大调第24号钢琴奏鸣曲,Op. 78(1809年)
1806年,贝多芬与匈牙利弗朗茨·冯·布伦斯维克伯爵的妹妹泰丽莎订了婚。两人早在1796年就曾相识,泰丽莎曾是贝多芬的学生,颇有音乐和绘画天分。1809年中,拿破仑开始进攻维也纳,贝多芬在精神上与经济上受到极大打击。他深切体会到人类的优缺点,终于在第二年认真思考起自己的终身大事,对婚姻做最后的努力。在音乐创作方面,自“热情”开始,贝多芬展现出旺盛的创作力,佳作频出,比如第五、第六交响曲。唯有钢琴奏鸣曲上,直到四年后的1809年才写下这首升F大调的奏鸣曲。这首奏鸣曲充分应用了钢琴纤细的表现力描绘出优雅华丽亲密的情绪,题献给泰丽莎,因此也有“泰丽莎奏鸣曲”之称。


巴伦博伊姆OP78

G大调第25号钢琴奏鸣曲,Op. 79(1809年)
“G大调”同样作于1809年。此时正是贝多芬量产钢琴小品的时候,这首曲子的规模也很小。贝多芬在1801年7月寄给出版社的信中写道:“请将这两首奏鸣曲(指作品78与79而言)分开出版。如果要合在一起出版,请将G大调的乐曲附上《浅易奏鸣曲》或《小奏鸣曲》的名称。”结果在1810年11月出版时,果真遵照贝多芬的要求写上《小奏鸣曲》的名称。本曲形式精巧整洁,气氛舒畅,让感受到贝多芬对大自然所发出的情感。本曲第一乐章是兰特勒舞曲风的欢快乐曲,由于其中可以听到杜鹃啼声,所以本曲又被俗称为“杜鹃”奏鸣曲。

降E大调第26号钢琴奏鸣曲,Op. 81a “告别”(1809年-1810年)
本曲与贝多芬的资助人鲁道夫大公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时,奥法进入交战状态,拿破仑进军维也纳,鲁道夫大公于5月4日逃离。贝多芬因此写下该曲,并为三个乐章命名为“告别”“不在”和“重逢”。1811年该曲发表时,题献为“在殿下出发时,为敬爱的鲁道夫大公所作”。“告别”充满华丽的钢琴技巧,音乐本身也因为经过冷静、理性处理而具有一种精心琢磨的透明感,这使得乐曲的情绪变得十分纤细,在不知不觉中展示出散发出崭新风格的芳香味道。另外,在本曲中也可以听到许多对话风格的音响。
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舞动人生音乐包

e小调第27号钢琴奏鸣曲,Op. 90(1814年)
1814年对于刚刚完成第七、第八交响曲的贝多芬而言变化极大。一方面,在维也纳会议上,亲王们向他致敬,大家把他看作欧罗巴的光荣,他被捧为大艺术家,如日中天;另一方面,他在创作上一直停滞不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独绝望。这首奏鸣曲就是在这种危机当中诞生的。全曲由两乐章所构成,两乐章都是采用快速度写成。而且曲中已经传出远离中期风格而充满深邃感慨的音响,唱出了遥远憧憬的旋律。据贝多芬的门生辛德勒所说,在问及本曲意思时,贝多芬笑着回答说,第一乐章是“理性与感情之争”,第二乐章是“与情人的对话”。


贝多芬创作Op26第三乐章的场景

(三)晚期创作
此时正值欧洲大陆最黑暗的时期,各国君主组成“神圣同盟”残酷镇压人民。贝多芬面对黑暗现实极为不满,心情沉重、苦闷、彷徨,钢琴奏鸣曲创作暂时处于低潮。晚年的贝多芬在不断克服精神危机、耳疾、经济压力、家庭纠纷等困难的情况下,使奏鸣曲的形式完全服从非凡幻想。他以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毅力继续创作。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作品的风格特点之一是审慎地挖掘主题和动机的最大潜力,表现了他深沉、内省、诚挚、复杂的内心独白;另外一个特点有意模糊分界线以获得持续性。以抒情内省性取代了以往的英雄性,以抽象性和复杂性代替了以往作品的标题性。曲式结构完全自由化,摆脱了一切传统规则。即兴性、哲理性、心理探索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思维等成为贝多芬这时期作品的突出特点。贝多芬的晚期奏鸣曲作品被世人公认为“超越了从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

A大调第28号钢琴奏鸣曲,Op. 101(1816年)
1814年起,贝多芬的朋友和保护人分的分,散的散,他陷入了孤独之中;而且除了耳朵完全聋了以外,身体状况也一天不如一天。经历过战争、爱情和各种人生历练后,贝多芬冲出了短暂的停滞期,再度拥有了崭新的创作力。在贝多芬的笔记中我们发现了有关作品101的构思计划,他这样写道:“梦境、行动的邀请、重回梦境、行动”,这几个简单的词足以支撑全曲结构。本曲1815年开始着手,至1806年秋全部完成,题献给当时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多罗蒂亚·艾特曼夫人。贝多芬对她非常欣赏,在1817年2月23日的信上写道:“这是我很早就想奉献给你的乐谱,借以略表我对你的艺术天赋和对你人格的敬意。”本曲有着极为明显的幻想风格。无论音乐的品质、内容与外观,全部与前一个时期完全不同,具有深邃的情绪、微妙的色彩,以及辽阔的表现空间。

降B大调第29号钢琴奏鸣曲,Op. 106 “槌子键琴”(1817-1819年)
从1812年起,由于经济陷入困境,加上没完没了的诉讼案件、健康急速恶化、耳朵越来越听不见。就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贝多芬的灵感和力量却在不断汇集。多年以后,这些灵感和构思开花结果,凝聚成了《第九号交响乐曲》《庄严弥撒》,以及这首在1817年11月至1819年3月完成的《“槌子键琴”奏鸣曲》。据说,当时伦敦的钢琴制造商勃洛多乌德送给贝多芬一架出色的钢琴,贝多芬则因为这架钢琴而创作出这部规制巨大的奏鸣曲。钢琴在当时德文称“槌子键琴”,因此,这部作品又被称为“槌子键琴”奏鸣曲。本曲无论从外观或内容来看都十分庞大,超越了钢琴乐器的极限,所以它不仅演奏起来需要高超的技巧,诠释起来更是困难重重。贝多芬把这首奏鸣曲题献给鲁道夫大公。在给朋友的信中,贝多芬曾说过:“这首奏鸣曲是在多灾多难的环境下写出来的,要为面包而写作,这是多么辛酸的事啊……”


钢琴家尼科莱·德米登科呈献贝多芬第29号钢琴奏鸣曲(点击图片购票>> )

E大调第30号钢琴奏鸣曲,Op. 109(1820年)
这首奏鸣曲作于1820年,1821年在柏林出版。当时的欧洲危机四伏,资产阶级革命即将爆发,这种社会现实引发了贝多芬的关注和思考,也激发了他对民主自由的渴望;此时耳聋、风湿、眼疾一并向贝多芬袭来,他的性情也越发暴躁。因此,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选择向神灵敞开内心,用音乐进行人神对话,并试图从中寻求精神慰藉。因此他的创作风格也变得十分自由洒脱,结构或巨制或微型向两极分化,旋律中充满对天国的憧憬,仿佛从一位热血青年变成了大彻大悟的智者异士。


E大调第30号钢琴奏鸣曲手稿 

降A大调第31号钢琴奏鸣曲,Op. 110(1821-1822年)
自1814年弟弟卡尔去世后,贝多芬又担负起了监护养育侄儿的责任。但领养过程与事后侄儿给他带来的问题让他吃尽了苦头。贝多芬经济十分拮据,本就不善与人相处,此时更是全面崩溃,变得更加消沉。同时他手头还在创作《庄严大弥撒》和《第九交响曲》。本曲就是在《庄严大弥撒》创作过程中抽空而作,完成于1821年。本曲具有丰富的情绪性,笼罩着一层深厚的悲叹色泽,第三乐章是一个附有柔板序奏的大赋格乐章。从内容与形式上看,可谓独树一帜、扣人心弦。它反映出贝多芬在歌剧形式上的实践,它是一个具有朗诵特点的自由幻想曲,其中多次变化的速度证明了贝多芬力图用声乐因素来丰富器乐音乐。这首奏鸣曲的构思十分清楚,具有强烈的乐观信念,从中可以听到贝多芬内在的、深沉的、高贵的心声,感受到一种向上冲动和热力。


迈克尔·科斯蒂克钢琴独奏音乐会(点击图片购票>> )

c小调第32号钢琴奏鸣曲,Op. 111(1821-1822年)
本曲与前两首奏鸣曲一样,完成于《庄严弥撒曲》的创作期间,但本曲早在1819年已经起稿。在此之后,贝多芬虽然又写了一些钢琴作品,但本曲却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首奏鸣曲。这首奏鸣曲被压缩成贝多芬几次尝试过的二乐章形式,第一乐章在奏鸣曲形式中加入对位手法,第二乐章安排为变奏曲。两个乐章形成强烈的对比,第一乐章具有狂风暴雨似的激烈性与缜密的紧张感,第二乐章则像是烦闷的心灵在广大无垠的世界获得解放一般,具有高昂舒展的曲趣。当我们在变奏曲乐章的最后聆听到那种高耸入云霄的心灵境界时,就让我们不得不感觉到在本奏鸣曲中已经没有可以再附加任何音乐的余地了。
波里尼呈现《第32号钢琴奏鸣曲》

(四)逝世
1823年,《庄严弥撒曲》历经五年时间终于完成;隔年5月7日,《第九号交响曲》首演,其中就包括源于席勒的诗《欢乐颂》的“欢乐颂”合唱。这次演出为贝多芬带来了一生最大的荣耀,也将他的声望推向新顶点。这是贝多芬最后一次公开露面。虽然贝多芬在不知不觉中患上肝病,但此时他的心灵却愈发宁静纯净。他写下了最后五首弦乐四重奏,这是他最后的作品,也是贝多芬留给世人的遗嘱:对万世证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超越死亡。
最后的春雷响起,贝多芬余生无多。单是1826年他就动了四次手术,但病情未见好转。1827年3月26日下午,维也纳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着震耳欲聋的春雷,贝多芬握紧右拳,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贝多芬的葬礼在3月29日举行,约两万多名维也纳市民参加,他的灵柩被护送到举行追悼弥撒的雅瑟尔教堂......


《第九交响曲》手稿 


贝多芬的葬礼

在世界音乐史上,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些作品表达了他崇高的艺术理念和丰富的个人情感。同时这些作品的曲式结构也是最精致和最优雅的,它们均衡地反映出贝多芬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同时也完美地展示了一种特定的音乐形式在天才作曲家手中所能达到的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变化。贝多芬就像一位哲人,用他那刚劲的气质、理性的深思和质朴的精神,为世人献上了一曲又一曲讴歌人类灵魂的“圣歌”。


贝多芬安息地:维也纳北郊的魏林格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