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演出购票
演出日历
歌剧
音乐
舞蹈
戏剧
戏曲
音乐剧
参观游览
参观购票
剧院景观
艺术展览
艺术精品长廊
餐饮服务
艺术活动
周末音乐会
经典艺术讲堂
走进唱片里的世界
河畔时光
台湖星期音乐会
艺术资料中心
资讯动态
热点聚焦
剧院新闻
艺术交流
古典音乐频道
直播
演出实况
精彩瞬间
纪录片
数字录音
有声节目
音乐资讯
会员俱乐部
精彩活动
会员商城
入会指南
团体客户手册
学习园地
艺术生产
院藏剧目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
关于我们
剧院文化
院领导
发展与合作
联系我们
首页
> 图片新闻
国家大剧院维保期探秘
国际大剧院
2020/04/10
作为通州区的文化新地标,最近,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也在同步进行维保工作。 图片由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提供
隔着口罩看不清你们的脸,但衷心感谢每一位维保人员的辛勤付出! 牛小北/摄
今年,大剧院的维保期从3月中旬提前到了3月2日,并将持续一整月。 牛小北/摄
2019年7月上演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有一幕画面让人印象深刻:一颗巨大的“机械心”从天而降。当霍夫曼的爱情被无情击碎时,机械心也随之裂成两半……这一创意是由舞台上方的单点吊机完成的。 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剧照
在歌剧院舞台上方,共有78台轨道单点吊机及63道 电动吊杆。通过编程,他们可以吊着各式各样的布景和灯光上下翻飞,实现歌剧中舞台景致的“斗转星移”。 牛小北/摄
强大、先进的舞台机械设备,为歌剧中的“移步换景”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歌剧《托斯卡》剧照
歌剧院主舞台面积达2600多平方米,其中近2000平方米的舞台可以移动、倾斜、旋转或升降,最高能升至4.5米,最低可下降至台面下负9米。 牛小北/摄
大剧院人工湖清洁。 牛小北/摄
北水下廊道进行喷雾消毒。 牛小北/摄
在3月一整月的时间里,数百名维保人员会对大剧院各大舞台设备进行逐一排查、全面维护,以最佳状态为疫情过后剧场再度启幕做好准备。 牛小北/摄
这架管风琴拥有94个音栓和6500支音管,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大至振聋发聩,小至蚊虫鸣叫,既能气势磅礴,也可细腻柔和,还能模拟多种乐器的效果。 牛小北/摄
这架管风琴最短的音管周长细过小指甲盖,最长的音管达10米,两者音高相差10个八度。 牛小北/摄
从2008年“管风琴音乐周”到2017年“感恩十年—管风琴室内乐音乐会”,每年,这架管风琴都会在大剧院多次奏响。有观众惊叹管风琴是“一个人的交响乐”,有着“突破天际”的想象力。 牛小北/摄
音乐厅舞台下方,隐藏着一个5米高、恒温恒湿的钢琴库。演出前,工作人员将钢琴推至演奏升降台,通过螺旋升降机的驱动,三角钢琴可在两分钟内缓缓升起至观众视野。 图片由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部提供
“龟背反声板”其材质为双层夹胶超白玻璃,作用是将舞台上的乐声向四面八方散射。维保期间,工作人员会将“龟背板”降至舞台地面,对每一片“龟背”进行细致清理。 牛小北/摄
与音乐厅座椅下方的通风口相连是巨大的“空调仓”——将温度和湿度适宜、风速均匀的空气缓缓送到椅下,让观众浑然不觉。同时,空调仓由静音海绵包裹,送风“悄无声息”。 图片由国家大剧院工程部提供
戏剧场“鼓筒式”转台通过旋转,不仅可以实现舞台场景的瞬间切换,舞台的10多个模块更可以达到边移动、边升降、边旋转的效果。 牛小北/摄
除了常设灯光,剧院后台还有一间专门的库房,存放着PAR灯、AC灯、聚光灯、回光灯等3000多台灯具。一个月时间里,维保人员会对所有灯具一一进行检修和保养。 牛小北/摄
在大剧院的四个剧场里,小剧场虽然面积最小,但却最灵活多变。歌乐舞剧戏等多种艺术门类都能在这里上演。 牛小北/摄
2019年,小剧场通过座椅整体收纳,举办了多场国际性论坛,为世界著名艺术机构交流互鉴搭建了重要平台。 牛小北/摄
作为通州区的文化新地标,最近,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也在同步进行维保工作。 图片由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提供
隔着口罩看不清你们的脸,但衷心感谢每一位维保人员的辛勤付出! 牛小北/摄
1
/
20
重新浏览
上一图集
下一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