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艺术微课堂|艺术歌曲里的男低音之美

嘉宾:彭康亮

国家大剧院微信
男低音被认为是最具有阳刚之气的声部,同样可以在柔和、优美、宽广的作品中展现,达到演绎艺术歌曲“诗中有歌,歌中有诗”的境界。

本期艺术微课堂邀请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彭康亮,为大家解密男低音的魅力,以及男低音如何在艺术歌曲中演唱和呈现。
 
 
 
知识点回顾
1、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发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的欧洲,具有旋律优美、表现力丰富的特点,人声的演唱使其充满感染力。

从舒伯特开始,艺术歌曲产生了很大变化,成为了诗歌、旋律与钢琴伴奏三位一体的音乐体裁。严格意义上讲,艺术歌曲的歌词须是著名文学家和诗人的文学作品,曲调要与诗歌韵律完美结合。

2、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他既是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者,又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被誉为“歌曲之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涉及歌曲、歌剧、交响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等多个体裁 。

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

3、男低音与艺术歌曲
男低音演唱艺术歌曲,通常会对作品进行移调或改编,专门为男低音声部作曲的艺术歌曲很少。视频中我们欣赏到的彭康亮老师演唱的艺术歌曲,通过男低音的演绎,对作品进行了不一样的诠释,却一样柔美深邃,令人陶醉其中。

彭康亮老师演唱艺术歌曲

4、中国艺术歌曲
中国的艺术歌曲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在借鉴外国艺术歌曲创作手法的基础上,融合了我国的民族文化特点,将诗歌文学、民歌元素等融入创作,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最初以黄自、青主、萧友梅、赵元任为代表,创作了包括《大江东去》《教我如何不想他》《玫瑰三愿》等一批优秀的作品。

发展至今,中国艺术歌曲创作逾百年,涌现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我爱你,中国》《最美的赞歌献给党》《我爱这土地》等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看完本期艺术微课堂,你知道艺术歌曲“三位一体”的创作方式是什么吗?男低音声部给你怎样的听觉感受?中国艺术歌曲又有怎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