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经过岁月的洗礼,这段感人至深的中国民间爱情故事,在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作曲家何占豪、陈钢开始创作于1958年,于1959年首演,是献礼“新中国成立10周年纪念”的音乐作品。乐曲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是二十世纪最成功的中国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1959年5月27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演。指挥:樊承武 小提琴:俞丽拿
本期艺术微课堂我们邀请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曲作者之一—何占豪老师为大家讲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故事。

上图为上世纪50年代末,上海音乐学院“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包含:何占豪、沈西蒂、俞丽拿、丁芷诺、沈榕、张欣、朱英,由何占豪担任组长。
第二部分描写了“抗婚”等三个情节。铜管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则用散板节奏,描绘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楼台相会”由大提琴、小提琴的慢板对答表现出来,缠绵而凄苦。“哭灵、控诉、投坟”由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交替出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的控诉。锣钗齐鸣,英台纵身投坟,将乐曲推向最高潮。

第三部分描写了“化蝶”的情景,小提琴在高音区轻柔的演奏,仿佛“梁祝”化为一对蝴蝶在天上翩翩起舞。乐队合奏爱情主题,感情似洪流倾泻而出,表达了人们对“梁祝”悲惨命运的同情,更象征着“梁祝”坚贞不渝的爱情被人们千古传诵。

扫描二维码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